宋安的眼神灼熱起來,那是一種徐為正從未在他眼中見過的、近乎燃燒的野心光芒。“每團外賣的青林村,只是一個起點,一個微不足道的樣本。
徐為正,你想想,如果這樣的數據鏈路,不是一條,而是千條、萬條?
不是覆蓋一個青林村,而是像毛細血管一樣,深入覆蓋成百上千個鄉鎮,連接起數以百萬計的農戶、合作社、小微加工廠呢?”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回廊邊緣,面向庭院深處無邊的夜色,仿佛在凝視一個龐大的藍圖:
“想象一下!當這些散落在田間地頭、灶臺車間、運輸車廂里的數據碎片,被系統地收集、清洗、脫敏、匯聚起來!它們將不再是孤立的點,而會編織成一張覆蓋山河的巨網!
這張網,能實時感知土壤的饑餓,預測作物的豐歉,優化物流的路徑,精準匹配產銷的需求!它能打通橫亙在城鄉之間、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數據壁壘,讓信息的價值,如同陽光雨露,公平地灑向每一個參與者,無論他是深山里的老農,還是都市里的消費者!這就是——數據平權!”
“數據平權……”徐為正喃喃念出這四個字,心臟仿佛被重錘擊中,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席卷全身。
他看到了!看到了宋安那看似“放權”背后真正的雄心——那不是抽身,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更遼闊的疆域!一個基于真實、動態、海量的城鄉融合數據構建的龐大生態!
一個超越平臺競爭、旨在重塑產業鏈價值分配規則的“平權”帝國!每團外賣,連同它為之奮斗的上市,在這個宏圖面前,真的只是一塊重要的基石,一個絕佳的、擁有強大觸達和數據采集能力的起點!
“可是,宋總,”徐為正強行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敏銳的職業本能讓他立刻抓住關鍵問題,“這樣的平臺,價值毋庸置疑。但它的壁壘在哪里?數據源如何規模化獲取?商業模式如何構建?盈利點在哪?
巨頭們難道看不到這片藍海?他們擁有更龐大的用戶和資本,模仿甚至碾壓我們,并非難事。”他的問題像連珠炮,直指核心。
宋安轉過身,臉上露出一種“終于問到點子上了”的贊許神情。“問得好。壁壘,正是我們目前最大的優勢,也是別人最難復制的核心。”他走回小幾旁,但并未坐下。
“第一,信任壁壘。”宋安豎起一根手指,“經過這場與阿里媽媽的血戰,每團外賣‘透明’、‘可靠’的品牌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在下沉市場和與農業相關的領域。
青林村‘水晶球’就是活廣告。農戶、小生產者怕什么?怕平臺店大欺客,怕數據被濫用,怕自己成為巨頭博弈的炮灰。而我們,用真金白銀的行動證明了我們愿意開放數據、共享價值、保障源頭利益!
這份信任,是阿里媽媽、鵝廠那些巨頭用錢短期內砸不出來的,他們過往的‘中心化’掠奪史,就是他們最大的原罪!”
“第二,源頭粘性。”第二根手指豎起,“我們不是從零開始。每團外賣現有的、尤其是通過青林村模式驗證過的,與源頭的合作機制和利益分配模式,是現成的、可復制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