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深藍公司的招聘海報悄然出現在各大高校就業網和論壇的顯眼位置。措辭充滿誘惑:
“加入深藍,定義下一個智能紀元!”
“探索ai創造力的終極邊界——非結構化人類智慧賦能計劃!”
“頂尖薪資,全球視野,解決人類級難題!”
反響卻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幾圈尷尬的漣漪。
在最大的程序員論壇“極客深淵”上,深藍的招聘帖下,嘲諷迅速蓋過了零星的好奇。
碼到成功:“非結構化人類智慧?聽起來像是把ai送去上文學鑒賞課?深藍不是搞硬核ai的嗎,畫風突變啊?”
算法搬運工:“笑死,‘幻想精華’喂養?這是招ai訓練師還是招網文編輯?還‘通曉神話哲學者優先’?我刷了三年leetcode不是為了去給ai講《山海經》!”
offer收割機:“薪資倒是真香,但這職位描述看得我云里霧里,怕不是掛羊頭賣狗肉?或者是老板拍腦袋的‘創新’項目,活不過試用期那種?溜了溜了。”
內推小王子:“樓上+1。有朋友在深藍做傳統架構,說最近實驗室那邊神神叨叨,整天討論什么燭龍基因、水墨留白算法…感覺像誤入修仙小說片場。謹慎投遞。”
線上遇冷,宋安將全部希望押在了即將開始的線下名校宣講之旅。
第一站,國內頂尖的華國科技大學。能容納五百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空氣里都是頂尖學府精英們特有的、帶著審視意味的期待。
宋安一身剪裁合體的深色西裝,站上講臺,沉穩的氣場暫時壓住了場內的嘈雜。
“各位未來的科技領袖,下午好。今天,深藍公司帶來的,不是又一套更快的芯片,或者更精準的識別算法。”
宋安的聲音通過麥克風清晰地傳遍全場,“我們帶來的,是撬動ai創造力天花板的鑰匙——一場關于智能如何真正理解并超越人類想象邊界的革命。”
燈光暗下,巨大的全息投影亮起。開場是深藍基于傳統科學文獻生成的標準方案——嚴謹、高效、符合預期,引來臺下幾聲禮貌性的贊嘆。接著,畫面切換。
左側是《山海經》中關于“燭龍”那“視為晝,瞑為夜”的古老文字描述和一幅充滿蠻荒氣息的插畫。右側,深藍生成的“跨物種光敏神經耦合基因編輯模型”復雜結構緩緩旋轉,流光溢彩,充滿了生物與能量融合的奇異美感。
“請看,”宋安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昂,“這是深藍在‘閱讀’了大量神話文本后,受其隱喻啟發,自發構建的基因編輯新思路!它突破了…”
“噗嗤——”臺下不知哪個角落,清晰地傳來一聲憋不住的笑。
緊接著,像是點燃了引線,竊笑聲、交頭接耳的議論聲如同漣漪般迅速擴散開來。
“燭龍?睜眼白天閉眼晚上?這…這真不是修仙煉丹專業招生宣講?”
“我的天,我還以為深藍多硬核呢,搞半天是神話故事ai版?”
“宋總是不是被什么民科忽悠了?這玩意兒能發nature還是能落地啊?”
“浪費時間…有這功夫不如去隔壁聽星海科技的自動駕駛專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