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第二天。
京西外賣配送站點的鐵皮棚里,王建軍盯著手機屏幕上的訂單列表,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有些磨損的手機殼。已經上午十一點,本該是午間訂單高峰的開始,可他的待接訂單欄里卻只有孤零零的兩單,還是距離站點五公里外的遠距離訂單。
“建哥,你今天單量咋樣?”旁邊的年輕騎手李陽湊過來,臉上滿是焦慮,“我到現在才跑了三單,還不夠油錢呢。”
王建軍嘆了口氣,把手機揣進兜里:“比你好不了多少,就兩單。前陣子好歹一上午能跑個七八單,這咋突然就沒單了?”
正說著,站點的微信群突然彈出一條消息,是騎手老張發的截圖——某外賣行業論壇里,一篇標題為“內部爆料:京西外賣資金鏈斷裂,月底將全面關停配送業務”的帖子被頂到了首頁,資發放,待資金到位后統一結算”。
“這啥意思?咱們工資要黃了?”李陽瞬間慌了,聲音都有些發顫,“我上個月房租還沒交呢,要是工資拖了,我可咋整?”
王建軍心里也咯噔一下,他點開帖子仔細看了看,里面還提到“京西外賣近一個月商戶流失超30%,核心區域只剩不到50家合作商家”。他突然想起昨天去常送的那家“老李家常菜”取餐時,老板說的話——“小王啊,以后可能沒法給你派單了,我昨天跟每團簽了獨家合作,京西這邊就先關了。”
當時他還沒在意,現在結合帖子里的內容,一股不安的情緒瞬間涌上心頭。“不會是真的吧?”他喃喃自語,拿出手機給站長打了個電話,電話響了好幾聲才被接通,那頭傳來站長疲憊的聲音:“喂,建軍啊,啥事?”
“站長,群里那帖子你看了嗎?說咱們京西要關停,還拖欠工資,是真的不?”王建軍急切地問道。
站長沉默了幾秒,才嘆了口氣:“別聽網上瞎傳,公司昨天剛發了聲明,說都是謠言。工資的事你放心,這個月的肯定按時發。”
可這話并沒有讓王建軍安心多少,他聽出了站長語氣里的不確定。掛了電話,他看到李陽正拿著手機跟家里人打電話,聲音帶著哭腔:“媽,我這邊可能出點事,這個月工資可能沒法按時給你打過去了……不是我不努力,是平臺沒單了,還說要倒閉……”
鐵皮棚里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壓抑起來,幾個騎手圍在一起,手機屏幕上全是關于京西外賣的負面消息:“京西外賣騎手集體討薪”“京西外賣商家集體解約”“京西集團內部決定放棄外賣業務”……每一條都像一塊石頭,壓得他們喘不過氣。
與此同時,在京都市東城區的“鮮豐水果店”里,老板周紅梅正對著電腦屏幕唉聲嘆氣。她的店鋪入駐京西外賣已經兩年了,前陣子每天還能有兩百多單,可這幾天訂單量斷崖式下跌,昨天一天只賣了三十多單,今天到現在更是只有可憐的五單。
“周姐,要不咱們也跟京西解約吧?”店員小張小心翼翼地提議,“我剛在商家群里看,好多老板都在說要轉去每團或者餓了吧。群里還有人發截圖,說京西外賣的流量扶持全停了,用戶根本搜不到咱們店鋪。還有人說,京西現在連客服都聯系不上,出了問題沒人管。”
周紅梅揉了揉太陽穴,心里滿是糾結。她不是沒想過解約,可當初跟京西簽了一年的合作協議,要是提前解約,還得付違約金。而且她在京西的店鋪評分一直很高,積累了不少老客戶,要是轉平臺,這些客戶很可能就流失了。
可看著空蕩蕩的店鋪和寥寥無幾的訂單,她的心又涼了半截。昨天她進了兩千多塊錢的水果,現在還堆在冷庫里,要是再賣不出去,就得全爛在手里。“我再等等吧,看看明天會不會好點。”她咬了咬牙,給自己打了打氣。
可到了下午,情況更糟了。有老客戶在店鋪評論區留言:“老板,你們家是不是要關店了?我在網上看到說京西外賣要倒閉了,怕下單了沒人送,不敢買了。”還有客戶直接取消了之前下的訂單,理由是“擔心平臺跑路,無法售后”。
周紅梅看著這些留言,眼淚差點掉下來。她拿出手機,想給京西外賣的商家客服打電話問問情況,可打了三次,每次都是“人工客服繁忙,請稍后再撥”。就在這時,手機彈出一條每團商家經理發來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