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麗看著手機屏幕上自己那可憐的收入明細,又看了看電量已經不多的電瓶車,一股巨大的失落和焦慮涌上心頭。
收入驟降,但房租要交,飯要吃,電瓶車充電要錢……那月入過萬的夢,如同陽光下的肥皂泡,還沒看清色彩,就“啪”地一聲破滅了。她甚至開始懷疑,自己辭掉原來那個雖然錢少但穩定的工廠工作,跑來跑外賣,是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不僅僅是寧可麗這邊,全國上下的騎手也炸開了鍋。
“兄弟們,今天啥情況?我在市中心商圈趴活,一上午就喝了三瓶水,跑了八單?搞毛啊!”一個id叫“風馳電掣”的騎手在擁有五百人的“京海每團騎手互助群”里發出了靈魂拷問。
這條信息瞬間引爆了原本就因為單量稀少而異常活躍的群聊。
“別提了!我在科技園這邊,以前中午這棟樓就能跑十幾單,今天進去兩趟,一單沒有!保安看我的眼神都像看傻子!”
“+1,我在大學城,學生們都窮了嗎?以前午餐時間根本停不下來,今天訂單稀稀拉拉,送的還都是沒優惠的‘原價貴族餐’。”
“不是學生窮了,是平臺的優惠券包他媽連夜跑路了!你看看現在給的啥?滿50減2?我送一單都掙得比這多!”
很快,討論的焦點從抱怨單少轉移到了“優惠詭異消失”上。
“我聽說不是跑路,是被監管爸爸給掐了!”一個id略顯老成的騎手“老槍”發言,“我表弟在餓了吧總部當程序員,內部消息,上面動真格的了,兩家都被立案調查,罰款這個數!”他發了個“九”的手勢,后面跟著一連串的“0”。
群里安靜了幾秒,然后更猛烈的議論爆發了。
“九個零?!億?!臥槽!”
“怪不得!這是要了平臺的親命啊,還敢亂補貼?”
“那以后咱們咋辦?就這么等著餓死?”
“平臺會不會降單價?本來就沒多少,再降真沒法活了!”
類似的場景在全國各地的騎手群里同步上演。在另一個“華東餓了吧精英騎手群”里,氣氛同樣凝重。
“剛問了下我在每團的朋友,他們那邊也一樣,訂單雪崩。”
“全國性的,看來不是哪個平臺搞活動,是上面一刀切了。”
“媽的,剛租了新電池,一個月三百,這單量連電池錢都賺不回來!”
“我車貸還沒還完呢……”一個騎手發了個崩潰的表情。
恐慌、焦慮、憤怒、無奈的情緒在數字信號中交織、傳遞、放大。他們中的許多人,和寧可麗一樣,是懷揣著“多勞多得”的夢想加入這個行業,靠著體力與時間換取一份在大城市生存的資本。
如今,規則的突然改變,讓他們措手不及,未來的不確定性像烏云一樣籠罩在每個人心頭。一些激進的騎手開始在群里呼吁“集體休息一天”,以示抗議,但響應者寥寥,畢竟,停下來就意味著徹底沒有收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