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恰恰是ai這面鏡子所無法映照,也無法擁有的。討論ai有沒有意義,就像討論鏡子有沒有意義。鏡子本身無所謂意義,它的意義在于照鏡子的我們,如何審視鏡中的自己,以及如何根據鏡中的映像,調整我們自己的衣冠和方向。”
陳守仁教授張了張嘴,似乎還想反駁,但看著聶九段平靜而深邃的眼神,以及王兆山教授那充滿哲思的比喻,他最終只是重重地嘆了口氣,靠回椅背,沒有再說話。但那緊鎖的眉頭顯示,他內心的憂慮遠未消散。
霍桑博士接過話頭,語氣緩和了一些:“諸位,我想我們爭論的焦點,或許不在于ai本身,而在于我們如何駕馭它。小藍的意義,不在于它擊敗了柯白,而在于它證明了我們人類創造的工具,已經強大到了可以反過來挑戰并拓展我們自身智慧邊界的地步。
這既是危機,也是前所未有的機遇。關鍵在于,我們不能將定義‘意義’的權力完全交給技術和市場。就像王教授說的,我們需要這面鏡子,但我們更需要確保,照鏡子的主體,始終是我們人類自己,以及我們所珍視的價值觀。”
科斯塔教授也表示同意:“是的。我們需要一場全球范圍內的、深入的對話,來共同制定ai時代的‘新社會契約’,確保技術進步服務于人類的整體福祉,保護文化多樣性,為被沖擊的行業和人群提供轉型的路徑。這需要政府、企業、學界和公眾的共同努力。”
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已經停了。漆黑的夜幕開始透出深藍色,天快亮了。
蘇雪看著屏幕上逐漸平息下來的爭論,以及窗外那抹預示著新一天的曙光,總結道:“感謝各位嘉賓帶來的深刻見解和激烈思辨。正如這雨過天青,我們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和應對,也必然要經歷迷茫、爭論和陣痛,才能走向明朗。
小藍的意義,或許正如霍桑博士所說,在于挑戰和拓展;正如聶老所言,在于指引新的超越方向;也如王教授比喻的那面鏡子,迫使我們更深刻地審視自身。而最終的意義,將由我們人類未來的每一個選擇來共同書寫。”
節目信號切斷,演播廳的燈光亮起。但這場關于意義、關于未來、關于人類在智能時代何去何從的宏大討論,卻隨著電波,隨著網絡,滲入了無數守候在屏幕前的觀眾心中,激起更多的漣漪與思考。
對于陳守仁教授這樣的擔憂者,對于霍桑博士這樣的樂觀者,對于聶九段、王兆山這樣的思考者,以及對于千千萬萬的普通人而言,一個由人工智能深刻參與甚至驅動的時代,已經無可回避地到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