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氣游離于天地間,看不見摸不著,只會依天道而聚散。而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生于天地之間,就如一個風箱,一吸之間可以將靈氣吸進壓縮,而一呼之時又將大部分靈氣排出體外。雖然依照一定的采氣吐納之法,可以讓吸進的靈氣大于呼出,從而將一部分靈氣截留在體內,轉化為真氣。然而同性相斥,真氣越多,其反聚之力亦強,呼吸間真氣的逃逸之勢也就越來越強,終會與采氣達到平衡,人體所能采納的靈氣也就達到了極限。
那么,如何才能逆天行事,讓天地靈氣源源不斷地往體內匯聚呢這個難題上古的修仙者早已給出了答案讓真氣流動起來。
一滴水怎樣才不會干涸唯有放到江河湖海里去。一口井為何倒進多少水都填不滿只因它下面連著無數水脈。一潭死水,無論下多少雨都存不住,而一旦干旱,很快就會干涸。唯有連通江河溪渠的大湖,既能將洪水分散到各道河溝支岔中去,也能從中吸收歸流,這才仿佛無窮無盡一般。
這道理看似簡單,其實蘊含著天地大道。真氣一旦流動起來,體內的真氣就不再是一個整體,而是有聚有疏,有緩有急。只要真氣沒有填滿全身各道經脈,便總有真氣稀缺的局部。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上古流傳下來的采氣之法的奧妙,就在于呼吸吐納間引導氣息流動,在胸肺中形成真氣局部稀缺,因而成為吸入真氣的助力。本來逆天行事,反倒成了順應天道,一順一逆之間,相差不可以道里計。
讓真氣流動起來,這個如今的修煉者早已習以為常,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理念,實則飽含了古人的智慧。
因此,凡人修仙的第一個階段就是要采天地靈氣入體,疏通全身經脈,讓真氣能夠在體內流動。簡而言之,采氣通絡。
采氣通絡,說來簡單,實則繁復無比。若無渾厚的真氣修為,通絡根本無從談起。可打通經絡的目的,正是為了提升采氣定氣的速度,經絡不通,想要丹田真氣盈滿又談何容易。二者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循環相扣,相互制約。
因此雖然人人皆可修煉,可真正能夠打通任督二脈,讓真氣可以沿著一個閉環運行一周,也即一個小周天的人少之又少。也只有打通了任督二脈,才算半只腳踏進了修真界的大門,若是一輩子過不了這一關,那就只能當是“強身健體”了。
真氣能運行一個小周天也只是剛剛開始,之后還要鍥而不舍地打通全身各道經脈,讓真氣能運行一個大周天,采氣通絡這一關才算功德圓滿。此時丹田乃至各道經脈皆真氣盈滿,人體所能吸納的真氣也就到了一個極限。下一步再想突破,就要壓縮體內的真氣,淬取精華,培煉元氣,將真氣凝化成真元。
元氣本是醫道中的概念,指長存于人體內的氣息,乃是人的生命之本。笑癡認為修真者以真氣長期培煉元氣之后,二者便會融合凝化為真元。真元本身已是修煉者身體的一部分,只要人不死,就不會再回歸天地,比之真氣更進了一步。
將真氣消耗凝化成真元,丹田和全身經脈就又空了起來,采氣定氣便又有了余地。而真元乃是凝縮的靈氣精華,就像是一塊海綿,采入體內的真氣源源不斷地被其吸納,采氣的速度自然提升百倍,再無瓶頸。只要真元不損,就算全身真氣盡數消耗掉,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恢復過來。
在凝成真元之前,每一絲真氣都是辛苦采氣得來,萬萬消耗不起,只能在體內循環流轉這便是世間武功的范疇,頂多也就是阿原為之神往的“力舉千斤,跑跳如飛”。而真正呼風喚雨的仙法,都要消耗大量真氣,只有在凝成真元之后,大量真氣的消耗可以迅速得到補充,才有可能修煉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