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幽黎庶,復我往生……”余思未斷,雒原信口道,“我不愿拘人魂魄,獨利己身。唯愿下黎庶魂安魄寧,枉死之人皆能輪回蘇生……”
“就名為,九幽旗。”
九幽旗拿在手中一抖,頓時將散逸的素魂盡收旗鄭其有煉魂飼主之能,包卷起木劍慢慢飼喂,倒是省了麻煩。
剩下的一地零碎,雒原挑揀一番,靈石靈圓加起來足有兩百多,還有許多煉材,統統收入囊中,算是發了一筆財。
——這與汲魂所知相吻合,近來伏庸國以北的山中頻現“坑”,靈物像是從地里長出來的莊稼一樣,俯拾皆是。
“坑”有的靈氣噴涌,有的魔氣彌散。如今推斷,魔氣彌散的應是鐵線魔蚯所為,靈氣噴涌的,想必和“異變頻現”的因由有關。
而地下空出的隧道洞穴越積越多,終是連成一片,成了長陽山底一樣的迷窟。
如蜂蟻一般無孔不入的散修,口袋紛紛鼓了起來,膽子也越來越大,據在地底甚至組織起了集剩
這味道,越來越像長陽山底……
在伏龍派修養半個月,雒原自然仔細推算過“尋寶”之事。
董掌門語焉不詳,只給了些許線索。百思之后,觸動雒原靈光一閃的,竟是一個“龍”字。
白澤雨王重華曾邀它做“護國圣獸”,被罵走后轉與遂望簽訂魂契,換走木劍“陣匙”。
倘若雨王重華算到雨國有亡國之威,想借上古神獸大妖之力衛護國祚,自是明智之舉。在白澤這碰了釘子之后,他想必也不會放棄,定會去尋找“下一個”。
那么,木劍作為“鑰匙”,很可能雨王重華的下一個目標,同樣是被上古仙人封印的上古“圣族”。
那處所在,要用尋龍訣才能找到。還要借走伏龍派影降龍鎮祟之神力”的至寶……
雒原問過書靈,又在【鑒古照今】道鏡中翻遍古籍,終于拼湊出一條傳。
——上古之時,有位劍仙曾在“狀如龍鱗”的群山中斬殺了一條地龍。
那地龍相傳乃上古大妖應龍的直系血脈,因神魔之戰墮入九幽地脈,與濁氣交融異化,褪去應龍雙翼,化出巖骨鱗甲,“逶迤于地氣之中,如蒼龍破浪,地涌流紋。”
其魂身不滅,只要埋在地下,便會因九幽濁氣而重生。是以劍仙將龍尸埋在群山之下,斬下龍首丟至迷霧之地,將龍尾沉入黑水,使之首尾分離,永遠無法復活。
而伏庸國以北山丘拱立,或許正是那“斬龍之地”。伏庸國本名伏龍國,也或許并非只因伏龍派。
若這個傳是真,地龍之威遠勝赑屃,可與當年雨神御下的神龍相提并論,的確影護國”的資格——雨王重華就算有御龍璽也不敢輕言降服,所以借去伏龍派的至寶,一切順理成章。
至于這些推算到底能應驗多少,雒原沒猶豫多久,就決定獨闖地底,去那散修的“集時探上一探。
作為雨王重華算定的“破局人”,原大俠不上桌,這場盛宴都開不了席……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