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經紀部和內容事業部之間的矛盾,已經鬧到巨星上下人盡皆知的地步。
員工們每天夾著尾巴做人,因為他們清楚事情鬧得這么大,公司一定會給出一個官方處理方案。
矛盾又集中在兩個最重要部門的老大身上,稍有不慎,很可能要覆滅一整個部門,一朝天子一朝臣,萬一換了老大,整個部門的命運都會蒙上一層陰影。
而兩條大腿無論誰短了一截,又都會影響到其他兄弟部門身上所以員工們每天都很驚恐。
膽戰心驚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太久。
在事發一周后的某天下午,一封大家期盼已久的全員郵件出現在工作郵箱內。
郵件中詳細描述了事件的起因——公司簽約藝人樂言和公司某綜藝導演在拍攝現場發生了口角,雖然雙方很快解除誤會,但這次矛盾給公司聲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經公司高層和相關部門多輪探討,現將處理結果公之于眾:
某導演未經允許擅自對外泄露藝人素材,涉嫌嚴重違紀,罰款5萬元,公司監管部門已介入事件對該導演進行自檢,自檢結果將在日后向全員公布,若發現其他違紀行為會視情況移交司法部門,并解除勞動合同。
經核實,原內容事業部經理田妮存在嚴重管理疏漏,即日起田妮不再擔任內容事業部經理職位,調離至集采部,負責內容項目采購事宜。
任命原總編部負責人劉敏為內容事業部經理,主持內容事業部日常工作。
樂言做為公司股東,在明知下屬犯錯時沒有主動及時履行管理職責,甚至與某導演產生更加激烈的矛盾沖突,起到了反面帶頭作用,罰款5萬元,若再有類似事件發生,視情況剝奪其股東身份。
集團副總經理季學禮監管不利,承擔連帶管理責任,罰款2萬元。
以上請全體員工悉知,并引以為戒。
這封處理郵件一經發出,就讓巨星上下沸騰了。
一封郵件處罰了四個人!
可見老板對這件事的態度絕不姑息!
雖然有四個人上了處決名單,但田妮無疑是受到牽聯最大的那個。
她從內容事業部經理,調至了集采部做負責人。
而集采部是內容事業部旗下負責內容把關和核價的部門,等于說她被貶了整整一個大級。
除了田妮外,包括導演、樂言和季學禮在內的其余幾個人,雖然被冠上了這樣那樣的錯誤和失職,也只是罰了點款而已,比田妮的處罰輕多了。
這是老板在表態她在支持藝人事業部嗎?
“你們要把這封郵件看全啊!”
“看全?什么意思?”
“雖然從處理結果上看,內容事業部輸了,但劉敏上來了劉敏是葉總的親信,在內容事業部的聲望一點都不比田妮差,她掌管之下的內容事業部不是季學禮能動的了的!”
“這件事明面上看是藝人經紀部打贏了,實際是葉總把內容事業部的位置鞏固加強了!”
“不對,無論怎么看都是季學禮成為最大贏家啊,他都鬧成那個樣子了,老板只是輕輕的在他臉上吹了一口氣,這就是在縱容他!”
“別扯那些沒用的這件事的兩個箭頭人物是季學禮和田妮吧?你看看他們兩個人現在的處境葉總在季學禮和田妮的爭斗中選季學禮了。”
等到了處決決定,員工們的心終于放下了。
還好還好老板的刀沒有砍到他們頭上,擔心的一刀下去雞犬不寧的情況并沒有發生。
雨點雖然很大,但總感覺又沒有改變什么呢?
是錯覺嗎?
“我要拉下馬的是田妮嗎?我要拉的是劉敏!怎么反到把她給托上去了?”
收到全員郵件的當天,季學禮把樂言叫了出來。
李亦然回京都了,樂言不敢跟季學禮出去鬼混。
他把季學禮約到工作室,在露臺親手給季學禮整了一頓小燒烤。
樂言往羊肉上撒了一把孜然:
“別不知足了,起碼田妮下去了,要不然你要對付的是兩個人。”
劉敏之前所在的總編室也是隸屬于內容事業部下的一個部門,和集采部平級。
她比田妮低一頭,季學禮很難打到她身上。
每次打劉敏的時候,有田妮在中間攔一道,讓季學禮又多了一個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