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老相傳,若修到了天人合一的至境與極限,只要再向前邁出一步,超越天人之極,就可以破開虛空,得道飛升。”
趙青點了點頭,靜靜傾聽。
老僧仔細地看了她幾眼,繼續道“比如說居士你,就已經達到了還虛階段的中后期,只要再作一到兩次小的突破,就可以進入煉虛的階段。以居士的年齡,恐怕是近千年來,最有希望飛升的人了。”
“而佛家武功的修行,由于是外來的,大量融入了中原的要素,數百年來,在內功修行上與道家已沒有了多少差異。”
“不過,其中較高深的佛家功法,大多數仍融入了佛門的理念,若是境界不足,強行修行,便會受到武功中戾氣的侵襲。”
說到這里,老僧指了指易筋經中的內容,補充道“達摩老祖創出的易筋經,需要以勘破人相、我相,作為修行的前提,在老衲看來,原因便是不希望后輩弟子在修習時被戾氣所傷,才故意設置了這樣的門檻。”
“后來,二祖慧可與李靖共同參悟易筋經中的武學,使得漢文版的易筋經出世,雖然降低了此功修行的門檻,但卻會在修者境界不足的時候,威力損失大半,更是沒有體會到達摩祖師當年的苦心。”
“當代少林寺的各位大師,居士在來的途中,或許已經見識過了一些,看得出少林七十二絕技的威力并不算強。其中的原因,也與易筋經之事相若。”
“依老衲之見,少林寺的門人弟子們,應該去做的,是去體悟這些佛門武學中蘊含的佛理,至于所修的武學本身如何,那卻不甚重要了。”
“唉達摩老祖當年只傳授弟子們一些強身健體的法門而已。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但后世門下弟子往往迷于武學,以致舍本逐末,不體老祖當年傳授武功的宗旨,可嘆,可嘆。”
“原來如此。”趙青心中暗暗思索,想明白了少林寺唯有易筋經一門頂尖武學的原因不是達摩創不出來,而是他不希望后輩弟子誤入歧途,被戾氣所傷。
不過,這個戾氣究竟是什么東西修為與境界不匹配而出現的反噬嗎
掃地僧接著道“而要做到修行佛家武學而不產生戾氣,就需要修成所對應的佛法境界。這些境界,從某個方面來講,也可以看作是佛家武功的修行階段。”
“從低到高,分別是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無學位。無學者,斷盡一切煩惱,無可再學也,為四果阿羅漢、辟支佛、八地菩薩之境。”
“大致來說,可以與道家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相對應。而在無學位之上,就是大阿羅漢、八地以上菩薩的層次,等同于道家的合道、飛升之境,可以脫離欲界與色界的束縛。”
“只要佛法境界一到,想要修習層次相對應的佛家武功,實是輕而易舉之事,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速成。”
趙青心念微動,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速成恐怕是因為世界層次的緣故,心靈修為比高級世界的同境界更高,所以有加成效果吧。
掃地僧的“阿那含果”之境,離等同于“天人合一”的“無學位”“阿羅漢果”,只有一步之遙,就境界而言,似乎比“天人交感”還未達到極限的自己還要高上幾分。
這么說來,他應該可以作為一個不錯的切磋對象
一個多月來,自己都沒遇上過合適的對手,能夠令自己燃起戰斗的欲望。而這位修習佛門武功、或許還修習過道家武功的掃地老僧,相信能給自己帶來不少的啟發。
不過,原作中,掃地僧居然被喬峰給出掌擊傷,卻是有些不可思議了。是讓慕容博、蕭遠山進入龜息之眠的消耗太大還是他本身有著舊傷之類的隱患
在趙青戰意微顯的瞬間,掃地老僧便似乎有所感應,雙掌合十,道“阿彌陀佛,居士愿意與老衲互相印證一番佛家道家的武學與理念,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話語剛畢,他邁開大步,竟如凌虛而行一般,輕飄飄地掠出了藏經閣外,直向山上無人之處行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