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天瑞有言“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中庸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的生命中有天地的沖和之氣,因而能調和陰陽,化生萬物。
“道有體有用,體者元氣之不動,用者沖運行于天地之間。其沖氣至虛而一,在天則為天五,在地則為地六。蓋沖氣為元氣之所生,既至虛而一,則或如不盈。”
陰陽之氣是“道”的本體,沖和之氣是“道”的現象,彼此之間密不可分。
隱約之間,趙青悟出了佛魔、陰陽之間的深層次聯系,尋得了自己的道路所在。
同時,也大致想清楚了對蕭遠山戾氣的治療手段。
掃地僧所說的“以佛法來化解”,無疑是最正統的法門,但需要蕭遠山投身佛門,有些像“度化”的效果。
但學個佛,連深仇大恨都能忘了,在她看來,實在不是一件好事,更加接近于“洗腦”,完全違背了人的本心。
不考慮佛法的話,若是在道家修行上取得高深造詣,或者干脆順著戾氣來,反過來投入魔道,也應該可以化解戾氣產生的負面影響。
最后一種方法,則是由道家高手修出能調和陰陽、佛魔等對立因素的“沖和之氣”,為他療傷,自然可以消除戾氣的影響,從根源上將其化解。
不過很可惜,距離“沖和之氣”的境界,自己還有著一段道路得走,故而暫時還不能真正解決這個難題。
但光是壓制戾氣,療好現有的傷勢,其實并不為難,只需阻斷戾氣影響身體的進程就行。
雖然想到了很多內容,試驗了數次手段,但也不過是片刻之間的工夫。
只見趙青默默運轉明玉功,迅速將蕭遠山受到戾氣影響的真氣吸出體外,并排放到了外界。
在這些輔助戾氣影響身體的“工具”消失之后,“入魔”的心靈要再次通過“心靈精神真氣”的步驟,令真氣再次出現明顯的污染,少說也得要十來年的時間。
感到體內真氣疾速流逝,蕭遠山先是大吃一驚,隨即發覺外界的天地精氣同步灌入了體內,彌補了自己真元的消耗,并沒有多少實際上的影響。
相反,在真氣泄出體外的過程中,他逐漸感到,自己小腹上“梁門”、“太乙”兩穴的隱隱疼痛,已然蕩然無存;“關元”穴上麻木不仁的面積,也從茶杯口大小的區域,迅速變小起來,終于亦是消失不見。
隨著病痛的完全消失,蕭遠山感到自己的精神與身體變得前所未有的輕松自在,仿佛搬去了一塊壓在心口的千斤巨石,精氣神完全恢復了正常,有如年輕了十幾歲一般。
這究竟是何等的神妙奇技,能夠治好這種連邊上神僧都無可奈何的癥狀
一個只能讓自己從佛法中尋,另一個卻能在舉手之間將其治愈,可謂是高下立判。
在這一瞬間,雖然同樣是深不可測的高人,但在蕭遠山的心目中,與掃地僧相比,趙青的身影已變得更加高大,成為了他無比敬畏的對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