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倘若通過某種方式令宋缺“清醒”過來,“發現”手中原然握著一把刀,則可以讓他暫時退出“忘刀”的狀態,跌落回到次一級的“得刀”之境。
實際上,這正是趙青對他設下的引導與試煉,想要鍛練宋缺抵抗心靈傳感的能力,令他得以悟出更高的境界。
但盡管心靈深處響起了宛若晨鐘暮鼓般的玄音,宋缺噼斬而出的刀光亦僅僅遲疑了半個剎那,便恢復到了刀從意、意從刀,心意交融的狀態,無意無刀。
只見沉重的天刀像活過來般自具靈覺的尋找對手,在虛空中輕盈地畫出了一個完美的刀圓,他的軀體則完全由刀帶動,既自然流暢,又若鳥飛魚游,渾然無瑕,精采絕倫。
刀鋒處的一點精芒,循著一優美至難以描擬,不溫不火的曲線弧度,遙遙迎向了鳴奏著的輝光絲弦,似若宋缺以刀的語言,說出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哀樂盡在其中,順利抵住了趙青的攻心秘術。
你奏出的心靈之樂固然有著難以抗御的吸引力,但我這邊也同樣在欣賞為自己量身打造、觸人心弦的故事,深陷其中。在遠近有別的情況下,后者帶來的影響自然可以抵消前者產生的效應。
在這一刀的極深處,隱隱可以窺見劍典彼岸劍訣“看破虛幻”的精義,以近乎圓滿的刀意守住了心靈的破綻,顯露出宋缺對有缺無缺的玄奧理解與巧妙應用。
人本身的層次,和武功的層次,是兩個似是而非的不同概念。
一個人可以修煉多種武功,決定個人層次的是這些武功練的最好的一種所處的層次。如果這種武功本身存在瓶頸,到了一定層次就上不去了,就需要修煉更好的武功才能進步。
而個人的主修武功如果層次非常高,那么個人層次的提升就會反映到主修武功的層次上,包括每一次激烈的交戰,每一門新瀏覽的高深功法等等,能跟得上個人的提高,不會因為武功而束縛人。
宋缺能夠將彼岸劍訣的精義吸取融入刀道理論之中,彌補了“忘刀”之境的破綻所在,可見就層次而言,他的“天刀心法”已是與劍典同級數的武學,有著將后者包容吸收的潛力。
但饒是如此,在趙青制造出的心靈樂音干涉下,宋缺一時間仍想不出反攻的法門,只能通過合乎天地之理的刀法一遍遍地復述自己真情實感的人生經歷,守住自我,在變化上逐漸落到了下風。
反觀趙青一方,在隱隱感應到宋缺守住心靈的手段后,卻很快想出了進一步破解的法門。
冰劍高速盤旋著,仿佛整片天地都隨之震蕩了起來,剎那間分離出七個色彩純粹的光球,緊接著轟然爆開,如霞光般照亮了夜空,每一種光芒徹底融渾一體,共同形成了一幅橫跨上百丈的立體巨畫。
在撤退中的江淮軍眼中,這幅畫描述的是一堆高山雪景與江水的怪異拼湊,呈現出難以言喻的動態變化,但卻算不上精美,只是格外巨大壯觀,令遠處的歷陽城在巨畫后方變成模湖不清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