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圖靈先生看上去早已有所思考,迅速回答道:“龍族文明至少也有數萬年的歷史,比起約五千年歷史的人類文明要長得多,但它的鼎盛時期,似乎并未達到我們預期中的高度。”
“某種程度上,確實發展較為緩慢,這其中必然隱藏著一些深層次的原因。”
“用我的理論來解釋,那自然是龍族文明的信息存儲總量已進入到了一個瓶頸期,文明發展速度減緩、停滯,甚至出現了倒退的現象……而進一步細究下去,就得向龍與龍之間的信息交流途徑方面尋找原因。”
“據我所知,龍類似乎從未發展出來過互聯網這樣的技術,很可能也沒有電報、電話、無線電這樣的通信手段,相機照片之類的高精度圖像交流方式,恐怕也未必會有。”
伊麗莎白接過話題,沉思著說:“龍類之間的交流,應該靠的是‘蛇"之類的大范圍言靈,或者用‘吼"也行……典籍中記載,黑王在王座上發出的咆哮聲,可以傳遍歐亞大陸的每個角落。”
“是的,‘真空之蛇"被認為是龍族文明主流的遠程通信手段。”圖靈先生點點頭:“由于龍族生活的城市間均有金屬道路相連,該言靈在導體的放大下,完全可以擁有堪比無線電技術的通訊范圍。”
“相傳二十世紀初,尼古拉·特斯拉就曾在放大線圈的增幅下,將自己的言靈領域擴大到了覆蓋整個地球的范圍,身在m國卻探查到了西伯利亞境內的通古斯大爆炸……當然,通古斯大爆炸引發的元素亂流極其強大,也是他能夠成功探查的原因。”
“不過總的來說,跟龍族文明本身的生產力水平相比,他們信息交流、記錄的工具相當低效,基本上不超過人類二十世紀初的水平,顯著落后于當代——這也是我們可以從信息論著手,對其進行研究的原因。”
“信息的傳遞和存儲是文明發展的基石。這些低精度低效率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多地依賴于精神層面的溝通,不僅限制了龍族文明的發展速度,還導致了他們內部知識的積累和傳承變得困難重重。”
“而我們人類,則在信息傳遞方式不斷取得突破,遠遠超過了生物體的限制,將知識、經驗、思想,跨越時間和空間,傳遞給后人,建立起越來越高效的教育體系,使得我們的文明得以飛速發展。”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仍然使用電報或電話來傳遞信息,那么今天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子?”圖靈先生的話讓眾人陷入了沉思。
“除了信息交流的問題外,龍族文明的社會結構,也是制約他們發展的重要因素。”
圖靈先生話鋒一轉:“龍族文明內部,沒有正常的家庭結構,缺乏親情和愛情的紐帶,二三四代種之間的等級分明,階層固化的現象嚴重。這使得龍民們陷入了低欲望、不求發展的狀態,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也缺乏推動文明發展的動力。”
“他們更多地傾向于滿足個體精神追求的文學藝術創作方面,而非對煉金術等科技的研究與探索,而這些精神層面的東西,恰恰是很難通過信息傳遞、交流與繼承的,解讀起來極其麻煩。”
圖靈強調道:“若是信息傳遞的方式不變,受過高等教育的龍口不再增長,正常情況下,文明先是均速發展,然后速度越來越慢,最終必然會停在某個上限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