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察,這里面的公鐮鼬,應該屬于蜥形綱(爬行類)初龍次亞綱(主龍類)鳥跖超目(鳥頸類主龍)翼龍目中的悟空翼龍科,介于喙嘴龍類和翼手龍類之間的種屬,同時具有長頸、長尾的特征……」
站在冰窟的空間屏障外面,隱蔽身形的趙青將精神力探入其中,注意到了鐮鼬們的外觀與習性,詳細分析起了史前遺種的生物學特性,基本上可以確認,該龍族亞種本質上屬于有著少量龍血的小體型翼龍。
至于體型較大的母鐮鼬,正是龍血誘導基因變異,出現了頸椎分裂「多首畸形」,且該性狀由代表雌性的染色體決定,令其能生長到翼展三四米的體型,九個腦袋均有獨立的發聲與聽覺器官,從而具備更復雜高效的信息交流與處理能力。
之所以說這數十億只鐮鼬由煉金矩陣供能,是因為趙青根本沒發現任何可以充當食物的東西,而在已知的情報中,尼伯龍根中的一切生物都不會餓死渴死,總有一種力量維系著它們的生命,如果是出生于此的生物,應該到了外面也不會自然死亡。
「怎么看起來,鐮鼬就像是一種原始尚未進化出智慧,但已能初步運用風元素的龍類呢?」
她湊上前去,感應著幾只稍近些毛茸茸的小鐮鼬,只見它們輕盈撲扇膜翼,靈巧地在空中翻飛,如同精靈般自由,駕馭風旋氣流的動作,不禁心中若有所思。
卡塞爾學院一直認為龍族是從某類蜥形綱爬行動物開始,逐步發展出了頂級的智慧與輝煌的文明,掌握了言靈與煉金術的力量,并在學院內部的教科書中將龍族統治時代以「爬行類的神權王朝」冠而名之。
不過,從赫爾佐格研究出龍族屬于細菌域、古菌域和真核域之外的第四域,所謂的「龍域」來看,龍族的血統又并非常規的基因那么簡單,在趙青的理解中,其實是一種可以跟其他物種融合疊加的超凡基因。
而被卡塞爾學院認為是龍族本體的那種「究極爬行類動物」,正是龍域超凡基因所融合選擇的目標,不考慮精神、元素、靈魂等非常規特征的情況下,可以認為該理想物種跟龍族就是同一種東西,難以彼此,仍屬于極其重要的研究對象。
「近兩百年來,秘黨和其他大型混血種組織,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探究龍族可能的起源與進化歷程,自從翼龍和恐龍被先后發現與命名,曾經的鱷魚派與蟒蛇派一蹶不振,全新的派別登上了舞臺。中生代天空與陸地的這兩大霸主,迅速成為了龍族演化說祖先的主流。」
本來,翼龍作為脊椎動物中最早學會主動飛行的先驅,還有著跟現今龍族相似的膜翼構造,死神翼龍、風神翼龍、哈特茲哥翼龍,這些空中龐然大物的被發現,使得翼龍派取得了絕對的上風,但這卻只是暫時的領先。
相比之下,恐龍的化石記錄更為豐富,種族多樣性也遠勝翼龍。從三疊紀的初露鋒芒,到侏羅紀的繁榮昌盛,再到白堊紀的鼎盛時期,恐龍無疑是那個時代無可爭議的陸地霸主。
再加上后續也被發現存在著擁有膜翼的長臂渾元龍和奇翼龍,恐龍的后裔鳥類更是占據了當前的天空,其擅長飛行的能力與鴉科鸚鵡科的智商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進一步證明了恐龍進化潛力的巨大。
反觀翼龍,甚至連能不能飛起來都遭受到了廣泛的質疑,長期被認為在生態位上無法競爭過同時期的鳥類,到了白堊紀中后期,似乎僅有巨型翼龍勉強茍延殘喘,在進化道路上走入了死胡同,難以匹配龍族「無與倫比」的身份地位。
實際上,一直有說法認為,倘若沒有白堊紀末那場天崩地裂的大滅絕,手盜龍類中的傷齒龍科,憑借其遠超同類的智商、敏銳的感官以及相對靈活的前肢,或許真能在進化的洪流中邁出決定性的一步,踏向智慧生物的門檻,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