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數十年間,就不知有多少宗派、家族的歷史、記憶、傳承被毀滅,成千上萬頃的宮闕夷為平地,堆積如山的典籍焚作飛灰,死去的修行者數量甚至遠遠超過了聚眾推翻幽王朝的那幾年。
孤山劍宗原本就以人數極其稀少、看不起任何無修至八境潛力者而著稱,似乎跟外界平凡普通、日益衰退的修行界格格不入,可到了這個關鍵時刻,宗門內二尊八境上品的老祖,卻制訂了一個無比驚人的計劃。
簡單的來說,就是在天上地下分別布置“十二元辰萬象降神陣”與“十二都天地煞攬星陣”,建立一條接天連地、粗達上百里的巨大元氣管道,將域外星辰元氣與地底陰煞元氣牽引至地表,彼此對沖,不斷轉化為常規元氣。
想到就去做,孤山劍宗挾帶著附近因開派祖師出走而變得虛弱不少的靈虛劍門,動用了幾乎所有能動用的資源與人手,歷經數十年苦功,終于將這兩座前所未有的巨大法陣構建完成。
盡管當時孤山二名老祖、靈虛僅存的八境也已壽元耗盡,唯有一名孤山在靈荒時代新誕生的八境中品主持此陣,可理論上,位于現今長陵的元氣管道輸送規模,已足以在數十年內讓修行界迎來真正的靈氣復蘇。
然而,出人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當兩座巨大法陣開始正式運行之后,只過了十數天的時間,在近地軌道繞行的十二尊元辰金人,其軌道便出現了微小的偏離,導引約束的星辰元氣因而狂暴涌動。
不過一日,除了那名最強的八境大能,孤山劍宗、靈虛劍門的修行者上上下下均被星辰射線、金玄天風等一系列天劫滅殺殆盡。
滔天雷暴席卷了以長陵為中心的方圓數百里,波及了周圍大量修行地,也為這片地域積累了巨量的氮肥,為未來以此建都的王朝繁盛奠定了基礎。
這名全宗僅剩的八境大能,就是后世被稱為孤山劍宗最后一位修行者的那人。
他的余生,活在無盡的悔恨與對元辰法陣失控緣由的追尋中,再無延續宗門傳承的心思,只是稍帶著重建了邊上的靈虛劍門,以及留下了孤山劍藏的傳說。
現在的靈虛劍門,對于本宗涉及到八境啟天的頂級傳承,均是語焉不詳,多有缺漏,完全沒有了古時的巔峰強盛,且對早期的宗派歷史不怎么清楚,只能追溯到某位不曾透露姓名的“中興祖師”為止,便是源于那場過往的災難性事件。
不過除此之外,三皇宗和劍冢究竟出了什么事故,才在后世消失幾乎沒留下半點痕跡,倒是沒有被記載下來,看靈虛劍門遭了如此大劫都能重建,恐怕也不是那么簡單。
“功虧一簣,甚是可惜。”通過破譯元辰金人眼瞳中的文字信息,得知了這段塵封的歷史,趙青心中不禁嘆惋,并大致推測出了該法陣運行出了岔子的原因所在:在計算中沒考慮到相對論效應。
身為古人,孤山劍宗的修行者已然憑借著敏銳的觀察感應,總結出了萬有引力、開普勒三定律等,可畢竟還沒有相對論的概念,未能認知到引力場與高速運動的物體會導致時空變化,質量、長度、時間都會隨之改變。
而孤山劍宗布置的“十二元辰萬象神陣”,卻正是要將近地軌道上的十二尊元辰金人作為陣基,讓它們一邊繞著地球高速飛行,一邊牽引域外星辰元氣,令其交匯于長陵上空,被十二尊地煞金人吸攝而下。
趙青心中暗自思量,這元辰金人每一尊的內部,均自有定時校準的陣樞,可在重力位與高速的雙重作用下,每天都會產生微秒級的計時誤差,若不能及時修正,必將影響到金人之間的協同作用,讓法陣逐漸崩潰。
“假使當年孤山劍宗能考慮到這一點,又或者改換了另一種校準之法,讓‘十二元辰萬象陣’得以長久維系,修行界的歷史就會截然不同了。”她嘆了口氣,對那些犧牲的孤山先輩深表同情與遺憾。
實際上,以最后那名孤山弟子臻至八境的漫長壽命,或許活到了末法靈竭進入尾聲、迎來靈氣復蘇曙光的那一天,彼時的他,已經心如死灰,孤身一人,見到自己曾付出的一切化為笑談,又會生出何等的黯然與傷悲?
可以想象,長陵最后的那一處孤山行舍,其內留存、因被王驚夢破解而毀去的那塊殘碑,除了一門“孤山大悲劍”外再無其他傳承,正是此人余生心境的寫照,對自己一生經歷的總結和對后人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