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里,倒也沒發生什么大事。
首日清早,元武用包括巴山劍經在內的宮中珍稀典籍,半公開地向方侯府換取了“御劍意”這式曾讓他心生忌憚的秘劍,隨后竟在短時間內就初步修成,在后繼的劍會比試,以一敵二,擊敗了真的夜策冷和方繡幕。
而后,并未怎么休息,他在仍壓制修為在六境本命的狀態下,接著又挑戰了一名境界完全的真正宗師,獲勝遠比前一戰要更加輕松,著實讓許多觀眾驚嘆不已,深覺元武皇帝的強勢無敵、傲視八方。
由此,除了讓大多數人發現七境宗師之間亦有極大差距,傳說中的八境啟天實在超凡入圣之外,也證實了該秘劍確為越境挑戰的極佳手段,方侯府的聲勢陡然上升了一大截。
同時,長陵市井巷陌及周邊一帶的廣泛宣傳,讓幾乎差點就反敗為勝的夜策冷二人亦名聲大噪,成為了秦王朝年輕修行者心目中的偶像——這些輿論的幕后主使,真正的目的,自然是為了襯托出元武的高大形象。
茶寮酒肆的說書人拍響驚堂木,將夜策冷劍破云靄的英姿描繪得栩栩如生;畫師們在朱雀大街展示的《雙英戰龍圖》里,方繡幕層出不窮的秘傳劍式與元武帝以一招應萬變的神態自若交纏升騰……
最精妙的設計藏在宮廷經武閣新編的《劍會紀實》里,編纂者將元武與夜、方三人的戰斗拆解成三百六十節,每段注釋都暗藏機鋒。
當搶購到這套典籍的修行者研讀到“龍抬頭”一式時,注解赫然寫著:“圣上棄守為攻之際,恰逢雙星劍氣交匯三寸空門”。
這看似記載戰局細節的文字,實則在修行界掀起了驚濤駭浪——能精準預判兩位頂尖劍客的破綻,需要何等恐怖的境界?
茶湯蒸騰的水霧里,百姓們忽然驚覺御座上的身影已站在了更高的維度:他既當裁判又做棋手,卻讓所有棋子都鍍上了金光。
當年輕修士們對夜方二人向往之意時,香火青煙終究要飄向長陵皇宮的方向。
及至小雪時節,長陵孩童拍手傳唱新編的童謠,最后兩句恰似無心點睛:“夜雨瀟瀟洗劍冷,繡幕難遮天子燈。”
不過,在此次長陵劍會中,依循“建言書”中展現出的精妙戰術思想,借機獲得了自己所想要的元武,以及應該也算得上是半個受益者,被多加賞賜的夜策冷、方繡幕,卻是仍然無法跟趙青一人的收獲相比。
雖然明面上僅是個平平無奇,露了幾面便離去的劍會參與者,唯有曾僥幸擊退過夜策冷的存疑戰績值得稱道,可實際上,她卻是通過假扮成夜策冷的方式,在切磋比試中參悟出了數百門高深劍經的意韻。
除此之外,悄然收集的大量本命元氣,針對上百名六境七境建立的修行改良方案,以及玄英殿劍庫中讓她任意觀摩的三朝名劍,都讓趙青感到極為滿意。
相比修為上的進境,些許名聲又何足為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她的精心指點下,白羊洞的薛忘虛、杜青角,盡皆展露出了頗為亮眼的表現,分別贏得了耀光劍與寒江千雪劍的獎勵,為自身的修煉道路再添助力,讓宗門隱隱有了中興的征兆。
幾乎同一時間,擁有了數種靈菌、藥酒輔以修行的丁寧,在修煉的速度上堪稱打破了常人的認知,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成功將天地元氣引入體內融合,從初入二境煉氣突破到了三境真元。
當然,丁寧實際上早在加入白羊洞之前,就已經以“九死蠶”修至二境中品伐骨的層次,而通過真氣互融顯著加快了修煉的速度,可這樣的進境,依舊是非人所理解的存在。
原因很簡單,大秦近些年公認天賦最強的兩個“怪物”,安抱石和凈琉璃,雖說沒有借助任何丹藥修行,可從第二境到第三境,也足足耗費了八個月的時間,且主要所花的時間,都在從二境上品至正式破境的后段。
這便代表了數十倍級數的駭人差距,若是被外人得知,定然會引起無數事端。
但無論如何,“太虛沖和飲”等靈釀的藥力實在無從抵抗,且丁寧作為“轉世”重修者,又根本沒有大境界上的桎梏,在不愿白白浪費資源的狀況下,也就勉為其難地“順水推舟”了一把,在境界上小小地提升了一下。
第四日晚,北風裹著鉛灰色云層碾過長陵城頭,檐角青銅鈴鐺發出細碎嗚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