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博士的指尖在鍵盤上飛舞,調出昨天深夜拍攝的對比影像。畫面中,注射了錐蟲提取液的老年獼猴不僅毛發重新變得濃密,甚至在力量測試中扯斷了特制合金打造的籠欄。
“這簡直是……完美的進化藥。”她喃喃自語。
防爆電梯的門滑開,穿著陸~軍制服的三星中將詹姆斯·沃倫大步走來,身后跟著五名全副武裝的生化兵。中將的視線直接越過層層安全協議,釘在中央控制臺的顯示器上。
“總~統需要明確答案,博士。這些‘小玩意兒’到底是生化武器還是上帝的禮物?”
吳博士調出另一組數據流,三維投影中旋轉著放大百萬倍的錐蟲結構。那些螺旋體表面覆蓋著精密到令人窒息的幾何紋路,與其說是微生物,不如說是某種納米級機械裝置。
“兩者都是,也都不是。”她指向一段正在自我復制的dna鏈,“讓我們從基礎科學開始。羽蛇錐蟲是一種顛覆現有分類學的存在,它是自2003年以來的miivir(模仿病毒)后,被確認發現的第二種巨型病毒。”
中將揮了揮手:“巨型病毒是什么?大塊頭的病毒?”
“沒有那么簡單。”吳博士繼續介紹:“巨型病毒的起源非常古老,自我復制模式極為復雜,蘊藏著難以想象的奧秘,在此之前,大部分已知病毒的直徑一般為10~500納米,可巨型病毒徹底打破了這個界限。”
“它們甚至超出了某些細菌的體積,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被直接觀察到,但沒有核糖體等基本細胞器,也不能獨立繁殖。實際上,羽蛇錐蟲幾乎有著典型螺旋菌的大小與長度,而常見的球菌通常為0.5~1微米……”
圖像放大,顯示出錐蟲表面復雜的鱗狀紋路,以及一個個優雅精美的正二十面體。
“最令人困惑的是它的遺傳物質。”吳博士點開移除了模擬病毒的衣殼,“我們發現了至少四十種不同生物的dna片段,包括人類、多種爬行動物、某些已經滅絕的恐龍類群,以及……一些無法識別的序列。”
“擁有超過3000萬堿基對和幾萬個編碼基因的它,前者是典型病毒如hiv的數千倍,后者的復雜度則不亞于人類本身……其中,卻只有3%左右與地球上已知的生物同源,其他97%都是洪荒般的存在。”
“我記得……人類有30億堿基對,比這個羽蛇錐蟲多出百倍,可兩者的基因組數量竟然相當?利用率也太高了吧!”中將語氣驚訝,看來也是個有學問的人:“生物居然能進化達到如此精妙絕倫的地步?”
“是的……它若非上帝的禮物,那便是撒旦的餌料,總之與神跡無異。”吳博士接過話題:“憑借著不可思議的基因鏈條,羽蛇錐蟲可以大幅改造宿主細胞的功能,將其轉化為另一種生物。我們稱之為‘龍化’過程。”
“這就是‘鱗化病’的內在機理,絕大多數患者會在感染潛伏期體質飛速提升,出現一系列蜥形綱的特征,朝著嗜血的‘爬行類’怪物轉化……但有趣的是,某些特殊個體——大約1.6%的感染者——始終保持正常人類形態。”
中將的眉毛擰成一團:“你是說超級士兵?”
“我稱之為‘進化適配者’。”
吳博士點了點頭,指尖在虛擬屏幕上劃過,調出一組新的數據圖表:
“這些進化適配者不僅不會‘龍化’,在病癥晚期喪失個人意識,反而能獲得超乎常人的體能和智力提升。他們的dna與羽蛇錐蟲之間存在著某種未知的和諧共生關系,允許他們利用病毒的力量而不受其害。”
“那……這些人就是我們要找的‘特殊項目’的試驗體?”中將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興奮:“進化者可控嗎?是否會有隱藏的缺陷?最后,什么方法能檢測出人群中的‘進化適配者’?”
“……都尚未得到可靠的結果,時間畢竟太短,只研究了一個多月。”吳博士的手指在鍵盤上停滯了一瞬,實驗室的藍光在她防護面罩上投下深淺不一的陰影。
“但我們已經發現了關鍵線索——”她調出一段腦部掃描影像,“進化適配者的前額葉皮層會出現特殊的神經突觸重組,這種變化在普通感染者身上完全不存在。”
“至于‘失控’的可能性……我這邊的監測結果是,每個進化者和感染者,都會在做夢中目睹‘熾天使降臨凡間’,那是一條純白色的六翼巨龍,和無邊無際的金屬城市……沒有人知道這個夢代表著什么。”
“聽上去像是某種集體潛意識投射。”中將若有所思地摩挲著下巴,“繼續監測這個現象。總統需要在下周前看到可行性報告,不管你們用什么方法——當前局勢越發緊張,必須得獲得新的力量。”
“對了,羽蛇錐蟲的傳染性究竟怎么樣?應該不會引發電影里的‘生化危機’吧?”臨走前,他忍不住多問了幾句:“你有研究過么?”
“中將,您的擔憂很有必要,但實際情況比我們預想的要復雜。”
吳博士的表情變得嚴肅,“羽蛇錐蟲的傳播途徑確實主要是體液傳播,包括血液、唾液、米青~液等,但在已有的案例中,卻廣泛發現感染者主動參與傳播、如故意污染食物、水源的狀況……就像是受到了某種驅使。”
她調出一段監控錄像,畫面中一個僅是初步龍化、皮膚微顯青灰的早期感染者,正將黑色粘液注入超市的飲料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