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根本無法封鎖,當即傳遍天下,列國朝野為之瞠目,皆疑是巴山劍場殘部所為,且其展現出的組織性與戰力,遠超預估。
眼光從風波詭譎的長陵移開,轉向北方草原。原本陳兵圍困于烏氏祖地達三天兩夜之久的數萬烏氏精銳騎軍,突然毫無征兆地撤離,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鄰近的東胡部族發動了一場閃擊戰。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支軍隊中不僅出現了戰摩訶、耶律蒼狼、凌山等早已名動草原的頂尖宗師,更有一位氣息淵深、威壓蓋世的陌生強者現身——其人自稱乃數百年前天涼帝國的大元帥,拓跋無愁。
此宣稱過于驚世駭俗,外界初時多嗤之以鼻,然其實力卻做不得假,分明是貨真價實的八境大能,遠遠超過七境的范疇。
在此等絕對力量面前,東胡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抵抗。東胡皇帝耶律真應于皇宮內被當場斬殺,王城迅速陷落,高層近乎一掃而空,其國境內實行的奴隸制亦被強力廢除。
在這位拓跋元帥的強大意志主導下,戰勝的烏氏與戰敗的東胡開始進行強制性的合并進程,宣稱要重新納入昔日天涼的體系。
令人訝異的是,即便是烏氏老太后這般曾經的掌權者,對此也未表達出反對意見,反而表現出順從姿態,可知其人威勢之隆,手段之莫測,已達不可思議之境。
合并后的新生勢力,暫時未對南方的秦、燕兩朝表露直接威脅,反而主動促進并大幅開放邊貿,行為模式耐人尋味。
北疆宿將司馬錯緊急奏報長陵,沉重地寫下評斷,言及草原統一之勢已成,且其主修為高絕、神通莫測,雖目下示好通商,然其志必不在小,假以時日,必為大秦心腹之患,強敵已生于北方矣。
幾乎與此同時,東方的燕朝亦生變故,邊郡之地大量私人奴役不堪壓迫,竟成群結隊逃奔草原,混亂中甚至沖毀了一處長城關隘,普遍認為,此事必有幕后主使精心策劃。
視線再轉南方。
素有“劍癡”之名的秦境奇才方繡幕,主動請纓,作為使節出訪楚國,名義上為交流劍道,促進兩國修行界的友好往來。
不過,無論元武還是楚帝,皆清楚此舉是邊郡秦軍不堪其擾、無計可施之下,對楚朝空軍天鳶的示弱、交易與談判,并為秦朝對空協防部隊的建設與完善爭取關鍵時間。
而在烏氏祖地,即那位拓跋元帥所稱的“天涼圣山”附近,奇異景象頻發。越來越多的人聲稱,目睹了另一套并行的日升月落,光影交錯,仿佛兩個世界在重迭。
此現象與之前楚境流傳出的“異界通訊”之說隱隱吻合,秦、齊、燕三方朝廷均迅速出面辟謠,斥之為“妖言惑眾,世間豈有異界?”
大齊王朝的皇帝齊冥宗——作為陰鬼之術的修行者,早早立下廟號本就是巫教習俗——其人公開宣稱,昔年巫道祖師曾探遍了這片天地的每個角落,卻從未發現什么異界,倒是天外或許真有星空生命之屬。
楚帝對此沒有任何回應,他正忙于整治南泉諸郡的門閥躁動,強硬推廣從上到下的官制變革,連親子都殺了的勢力讓人難以反抗。
據傳,此次針對官位系統繁冗混亂的行動,除了裁掉一批罪臣姻親外,亦旨在依靠更高效的通訊聯絡工具,修為帶來的高感知、高心力,實現扁平化管理,職階分級變少的同時,也提升了全體政令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