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火星也救不了他們。”昂熱冷冷道。
eva的光影閃爍,調出復雜的太陽系模擬圖,各行星的數據標注其間。
“火星表面平均輻射劑量約為地球的250倍;重力僅為地球38%;磁場微弱近乎于無;大氣稀薄(<1%地球氣壓)且95%為co?;晝夜溫差超100c;全球性沙塵暴可持續數月……”
“任何火星基地都將成為比南極站脆弱百倍的‘玻璃穹頂’,永遠依賴地球的物資補給和技術支持。一次大規模的太陽耀斑、一次隕石撞擊、一次生態循環系統的微小故障,都可能導致整個殖民地崩潰。”
“月球更糟。”
弗拉梅爾啜了口酒,“輻射、溫差、兩周長的黑夜……那只是個前沿哨所,連‘穹頂’都算不上。”
“沒錯。”昂熱指向星空圖,“無論火星開發,還是月球基地,看上去炒得火熱,媒體渲染得像人類第二家園。但這些計劃的本質理念,都是服務于地球的——是資源開采、科學研究、技術驗證,甚至只是政治秀場。”
“它們是延伸出去的觸手,是礦場,是實驗室,是跳板……但永遠是附屬品,僅是輔助主體的太空工業。其存在價值,完全依賴于地球母體的健康和供給。”
他的手指劃過整個太陽系投影,最終定格在那顆蔚藍色的星球上:
“縱觀整個太陽系,甚至我們已知的宇宙……最得天獨厚的,唯有地球。”
“恰到好處的引力,強大而保護性的磁場,豐富液態水,厚重的大氣層,完美的碳-氧-氮循環,歷經億萬年演化出的復雜生態圈……這一切共同構成了一個無比精密、脆弱又堅韌的生命搖籃。”
“條件遠勝于任何我們能用科技模擬出的、資金黑洞般、需要時刻維護的‘鐵罐頭’。”
“所以,”昂熱的聲音沉靜如鐵,帶著百年滄桑磨礪出的清醒,“末日派的先驅者們很快意識到,他們并非在尋找備用的家園,而是在為自己建造一個個更為華麗的墳墓。他們,以及他們試圖保存的文明火種,將永遠生活在恐懼之中——”
“——畢竟,龍類的煉金術既然能成功讓一個分支種族改造并占領了環境極端惡劣的金星,”弗拉梅爾喃喃接上,臉色發白,“那么,無論躲到火星還是更遙遠的外太陽系,在黑王眼中,恐怕都算不上安全。”
“縱然外太空幾乎不存在四大元素,尼德霍格也可以憑借著至高的偉力,將一座座山巒拋擲出地球的引力圈,像恐龍殺手那樣轟擊任何它想毀滅的目標。”
“逃亡,必須逃得足夠遠,遠到超越太陽的引力疆域,甚至更遠的星際深空。”
eva適時地接回話頭,調出了新的資料:“基于金星龍族提供的部分技術驗證和對黑王力量的極端高估,末日派委員會在1980年前后,正式放棄了任何形式的行星殖民方案,轉而全力傾注于恒星際飛船的研發。”
“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除了源自金星的部分龍族技術啟發,更依賴于一項人類自身科技的突破——可控核聚變。”
光幕上出現了一座龐大環狀裝置的模糊藍圖,標記著復雜的俄文術語和參數。
“同樣是1980年前后,在前蘇聯境內,由末日派深度滲透并主導的‘托卡馬克-7’項目,首次實現了氘氚聚變的長時間穩定約束燃燒,輸出能量首次顯著超過輸入能量。”
“隨后,用了3年時間,常態輸出功率達3億千瓦的托卡馬克反應堆‘普羅米修斯之心’在北西伯利亞的023號絕密城市正式建成,并達成了無間斷運行的目標,只可惜輸出的能量不夠穩定,對電網的壓力過大……”
“盡管因未能氚自持、維護成本過高的緣故,這項技術從未真正投入到蘇聯的民用或軍用能源網絡,但以此為基石,整個計劃的核心——‘代達羅斯-改’核聚變脈沖引擎的設計才真正成為可能。”
“末日派迅速復制并改進了第一代的氘氚反應堆,并實現了第二代聚變技術——氘氦3反應堆的穩定運行,其能量產出效率和清潔度遠超前者,中子輻照損傷也大幅降低,更適合長期深空航行。”
“但氦3……”副校長皺緊眉頭,“地球上的氦3儲量以千克計,他們從哪里搞到足夠驅動一艘750萬噸巨艦航行至土星的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