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6月底完成第1代生命進化劑服用進程,采用的無痛注射,沒有獲得特異能力,屬于正常進化范疇。
先行一步的梅蘭因眾人,正奔馳在黃色的大馬路上。
透過車窗看向外面,紅白花開的“不死草”海,占據了大部分視野。
車行迅疾,半個小時不到,就抵達50公里外的校區,遠遠看見了占地寬廣的校園。
50層高的圓形教學大樓,及其附屬建筑,在“不死草”花海的映襯下,分外簡潔大方,寧靜安穩,彰顯出廣納賢才的氣魄。
眾人來到氣派的校門口,望向門楣上書的“地星精英學院”希金詞語,感覺有些像是沙拉文。
在大門警衛處驗證身份,進入校園內部。
映入眼簾的,是郁郁蔥蔥的林木,比比皆是的花草,綠色環保的道路,高大氣派的建筑,外星標準的球場,錯落有致的小湖。
即使在火熱的夏季,都令人感覺到一絲靜謐與涼爽。
負責接待的本土工作人員,發現有人進來,熱情地上前引路,介紹起校內的基本情況。
因為所有參學人員,都是第1代生命進化者,除了必備的教學設施外,這里的教學模式、作息時間、測試手段等,全部參照希金帝國學校制定。
同時,配套有高端的信息輔助設施,讓學員以最快的速度,接受知識、增強技能、發揮特長,以滿足將來的工作要求。
比如教學時間,每天上、下午各學一門課程,每個課程3小時。
其中教學時間2小時、中間休息15分鐘、作業時間30分鐘,講解時間15分鐘。
所有教學過程,既可以由老師當面授課,也可以實現遠程教學,還可以進行體驗式教學,總之形式多樣,不拘一格。
作息時間,兼容地星學校通用的一周雙休,但不是同時連休,而是星期三、星期日各休1天。
教學時間之外,剩余時間,學員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專長,選擇喜歡的專業學習,充分拓展自己的專長能力,突出個人特色。
在星際大發展、大融合、大革新時代,許許多多簡單可控的程式化作業,幾乎都交給了程式化機器人或智能化機器人替代。
人類的主要工作方式與標準,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
溫飽式的基本生存,早已成為過去,靠簡單技術勞動的人,統稱為技術工人,僅比靠政府養活的老弱病殘類“無能人”強些,處于社會地位中的基層。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吃飽穿暖,有住醫療已經成為保障底線。
吃好、穿好、玩好,是中層次的需求。
住好、游好、探索、冒險更是高層次追求。
由于生命進化造成的人數暴增,可供人類居住生活的土地,人均不斷降低。
大量可供種植、養殖、造氧的土地,都必須要騰挪出來,才能養活龐大的基數人口。
如此一來,人類居室只能向天空發展,最終導致限頂200層的建筑鱗次櫛比。
82
ibiqu,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