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對應的編號車輛,讓“小廚子”掃描車輛型號,自行從火星局域網上下載駕駛程序。
加載完畢后,兩人迅速登上這臺小號太空運輸車。
“小廚子”遵循子書銀月的指令,坐在駕駛位上,將操作示范流程,加載到車載屏幕上,進行播放。
“小廚子”根據播放進程,操作某個環節,做得有板有眼,動作流暢自如。
兩人只有理論基礎,從未進行實踐。
只好圍繞“小廚子”,仔細觀看它的操作步驟。
半個小時后,勉強弄明白了太空車的駕駛要領。
接下來,讓“小廚子”在旁邊進行步驟監督與結果評價,牧良大模大樣地開動了車輛。
反正車輛離開設備與人群很遠了,在不算崎嶇的河床上,可以自由馳騁。
學習起來,無需顧忌什么,上手非常快。
不管什么樣的車輛,越野、轉彎、加油、速度、剎車等行車原理大同小異。
牧良熟悉地星許多型號車輛的駕駛,還會駕馭飛碟,掌握這種太空車輛手到擒來。
經過2個小時的行駛,將大部分地形,都試駕了幾遍,基本適應了相對復雜的操作模式。
當然,整個火星都有強弱不定的信號覆蓋,通過衛星導航定位,啟動自動駕駛系統,讓太空車自行到達指定坐標點,也是可行的。
子書銀月很想開車,可惜駕駛座位無論怎么調節,她的身高夠不著剎車腳板,自動駕駛模式又沒有興趣,只好悶悶不樂地放棄了。
一上午的訓練,通過“小廚子”的監督糾正,牧良已經從剛開始的50分,上升到85分,終于超過80分的合格線。
將駕駛視頻同步上傳至火星局域網,沒過多久,就取得了這種型號太空運輸車的電子駕照,看得一旁的子書銀月非常羨慕。
中午吃完飯休息了一個小時,下午2點繼續練習。
子書銀月這回沒在車上呆著,帶著檢測儀器與遙控飛行器,與“小廚子”在一座巖石山附近下車,開始執行檢測任務了。
這項任務,看似范圍覆蓋了整個火星地表,實際工作難度不大。
依靠遙控飛行器,攜帶檢測儀器飛行測量,每小時可以檢測上千公里范圍。
速度快十天半月,就能夠完成數據收集任務。
至于統計分析數據,有“小廚子”幫忙,一切ok。
異能管理中心,發布這種任務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檢測結果本身。
通過過程體驗,讓異能者掌握太空車駕駛、太空環境適應、掃描儀器使用、獨立思考計算、數據分析運用能力,為以后執行更艱巨復雜危險的太空探險工作做準備。
等到牧良駕駛車輛,回到坐標點,已經過去了2個多小時。
子書銀月也完成了2千公里直徑范圍,地表二氧化碳等含量的測定。
主要依靠“小廚子”,精準控制遙控飛行器進行作業,速度當然不會慢到哪里去。
兩人站在巖石山頂上,遙望四面八方。
入目盡是光禿禿的山石沙土,極遠距離斷崖橫空,蒼茫粗獷。
大地沒有一絲生命之音,無聲無邊寂寥。
沒有草木蟲鳴,仿佛星球失去了存在意義。
不見一絲水源,干渴枯竭,令人心生絕望之感。一個人,如果呆立久了,很可能產生精神幻想。
如果長期獨自面對單調,生出疾病及至精神崩潰,都非意外。
只有“小廚子”一成不變地靜立在旁邊,黑中帶黃的外表,在陽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