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時,牧良囑托護送隊長壬辰,來接學生時將學堂老先生一并送到,好當面請教學業。
有了這個理由,他相信老先生不好婉拒了。
12月中上旬。
除了升初學早已完成外,升小學、升大學,以及大學結業年考,分次進行。
異常嚴格的標準,無情的篩選淘汰,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前后歷時10天,所有考試科目全部完成。
放假前兩天張榜公布,許多中榜的學生或家長喜極而泣,許多落榜的學生則黯然神傷,落寞離去。
牧良與子書銀月死記硬背項目剛剛及格,組字造句釋義則成績良好,順利踏進小學門檻。
壬家村初升小僅中榜一人,小升大連續吃了兩年零蛋。
這并非老先生教學水平差,只因村小學堂初學、小學無分年級,學習內容只能大而全。
每年既有參試名額,自是要競爭一下,鳳毛麟角者,甚至能夠跳級考上。
新年放假前一天。
壬辰幾位村民,護送老先生順利來到了府城小院,應牧良要求,當天都沒有離開,將平素清靜的小院吵得熱火朝天。
今年最后一堂課上完,下午放學。
牧良2人飛跑回了小院,與許久未見面的老先生,自是一番親熱交談。
得知先生在老爺子一家關照下,營養充足用藥不減,身體機能有所恢復,止住了快速衰敗的趨勢,更是開心不已。
喜事連連,心情大好的牧良,在最近的大酒樓訂了一個大包間,擺了兩桌宴席,任大家高興吃喝。
席間,牧良命店小二捧出專門為老師定制的金角烈酒。
里面有一根親自放入的年份陽神根,舀出一盅給老師品嘗,試試藥效如何。
這是他跑遍府城藥鋪,聽一名草醫說起的土方,恰好借用這段時間,驗證一下療效。
老先生端杯輕輕一呡,頓覺火辣中帶著溫熱,入腹有暖流在翻騰,全身都有了舒坦與輕快。
“好酒,好藥!”
老先生慢慢品味,臉上漸漸現出一絲紅潤,令眾人大感驚奇。
牧良見自己的奔波沒有白費,同樣非常欣喜,不敢讓老師多飲,一切得長期調理,非一蹴而就之功。
餐桌上,擺放的菜肴,全是大家難得吃到的人工種植食材。
在牧良2人看來,完全是粗茶淡飯五谷雜糧,在眾人看來,卻是富貴人家享受的精致食品。
思想觀念與飲食文化的差異,體現得涇渭分明。
于是,場景變成了牧良與子書銀月主食新鮮的海魚、貝類,其他人則無視棄之,盡管將饅頭、肉包、大餅、糕點、油炸面等,統統往嘴里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大家還以為,兩人省著讓給別人,不住地表示感謝,弄得兩人哭笑不得。
席間,壬辰向牧良談起了小院租賃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