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大同。搜索本文首發:看書佬kanshuo.
由于鎮西將軍府整體南下,這邊也沒人看顧,辛屈便親自來這里鎮守。
順道監督一下安西將軍府跟鬼方那邊的動向。
尤其是鬼方,最近動作也不少。
畢竟南方在打,連帶著鬼方也被一些隴右的羌人親族拉攏,開始有一批人潛逃或者游牧南下,不想繼續在燕國的統治之下。
而大同城,也不愧是后世古都之一,這里的土地與草場,相當肥沃,就辛屈親自監督修路與梳理桑干河的時間,大同城的畝產與其他產出,也有了相當的發展。
北方更是有大量的游牧部落遷入。
辛屈為了防止出現后世那一種內遷亂華的跡象,開始對內遷的游牧部落,執行草場與土地的分化,所有內遷的游牧部落,按照戶口與家族,進行拆分,每個人的牧場與耕地,必須嚴格執行輪休。
土地就這么多,越過了燕國給你劃的牧場,燕國就有權利,對你罰款與懲處。
并且辛屈還頒布法令,不管農牧,只要侵占了別人的土地,可以直接報告到北平城,消息屬實,不僅朝廷要罰款,你侵占別人多少土地,就得雙倍給對方,這樣一來,所有人都開始意識到了產權重要性,對于土地的遷界劃分,比官府都更清楚。
當然,這樣也就導致了放牧部落居住觀念變化。
農耕部落,會形成聚落;而放牧部落,逐漸變成了獨門獨戶。
一座屋舍,建在他們的領地中間,接著根據方位劃分出四塊到六塊田畝,在每個田畝之間,種上樹木,開挖溝渠,形成天然的隔斷。
如此一來,游牧部落等于變相喪失了與同族的聯系,然后的隨著時間發展,只要有人靈機一動,開墾田畝之后,只怕不用幾年,這些田畝就會漸漸轉為耕地,并且隨著人口繁衍,相成村落,發展成新的小邑。
但這么井然有序的聚落與屋舍,分散在道路與河道邊上,著實震驚到了公子典與公子嗉。
“這些……都是燕國下屬的部落?”
“算是吧。”癸雪生回答道,“只是燕國這邊稱呼他們為戶,數個戶一個村社,幾個村圍繞一座鄉邑,幾個鄉邑又環繞在一個縣。
每個縣,都由燕國的官員從上到下直接管理。
這些官員,不僅需要依靠軍功,還需要參與考試,只有考中了,才有資格當官。
燕國的政令,能夠從上到下,直接傳達下來。
所有人都必須配合完成。
完不成的,會被罰沒俸祿與爵位,完成的就會獎勵與升爵。
這里是很公平的,貴族都是從軍中一點點升上來的。”
“難怪你說,燕國這邊不講血統出身,這般功利,他們真的能幫我們嗎?”
兩個公子,持有懷疑心思。
但癸雪生沒有回答。
又過了一會兒,幾個人來到了桑干河邊,這里有數百勞力,正扛著鋤頭掘土與夯筑堤壩,然后水被引出來,沖入附近的溝渠,在溝渠邊,由水車或者風車汲取,用來灌溉土地。
基本上很少用人力一點點汲水了。
“這就是你說的,燕國利用機械與自然力量,就能實現灌溉的辦法?好神奇。”
“確實。”
兩個公子就跟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一樣,不斷點評燕國的一切。
癸雪生有一搭沒一搭的回著,終于是在疲憊之中,來到了大同城。
“啊這——”
“好大!”
大同城,經過戴冰甲的幾輪擴建,已經變成一座周長二點八公里的大城,里頭是雙城核心結構,將軍府與北伯行宮各占一座內城,然后其他地方全是軍屬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