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回來第一時間,就是要重新分化兩派力量,并且將西域帶來的各派力量,全部帶進這個博弈框架內。
甚至還要將第一、二波崛起的貴族,正式融入。
因此接下來的行政區劃調整,就是最重要的安排。
之前他是籠統安排縣級行政區劃,州這個單位,也只是繼承了夏后九州的分法,單獨開辟的一州來跟大邑商唱對臺戲。
而隨著國家的擴張,一個模棱兩可的幽州,十幾個縣,已經不能滿足使用了。
那么州、郡、縣就得安排上。
他又不是漢武帝,需要跟那么多群臣博弈多年,他只需要借口遠征回來恩賞,將所有人往上提拔幾級,開九品十八級進行秩比,順手就能把州郡縣的框架敲定下來。
所以看到回來的人,辛屈攤開地圖說:“從西域帶回來了將近三十萬人,如今我燕國總人口只怕已經突破五十萬。
這三十萬人的吃喝拉撒,是個大問題。
不僅要考慮如何安置他們,更要考慮東西風俗的不同可能產生的矛盾,以及他們的管理問題。
換而言之,我們現在的人才與兵力,已經不足以支撐我們的管理。
所以,我決定進一步完善體系。
第一,就是幽州左右衛的問題,從今往后,每個州,都會安排左右衛,一衛十萬人,專司公家奴隸升遷歸化的工作。
奴隸等級分為四等,甲乙丙丁。
只有達到了甲乙兩級奴隸的確認,才能送入抽簽,完善當初朝廷的承諾,尤其是那些傷殘老兵的需求。
當然也可以錢采購丙丁兩個等級的奴隸,但需要每年驗傳,參加選拔,只有達到甲乙兩級的奴隸,才有資格隨軍上戰場。”
辛屈祭出了殺招,在原有的爵位體系之下,將奴隸等級進一步細化。
甲乙兩級相當于原來的歸化人,是可以上戰場的,而丙丁兩級專門負責干活生產,提升生產效率。
“至于如何提升奴隸等級,這批人是按照軍管處置,那么就需要進行會戰。但不是軍事會戰,而是生產會戰。因此為了不讓人詬病,孤才考慮細化奴隸等級。
最后就是甲乙兩級奴隸所生育的孩子,可以由他們自己照顧。
丙丁兩級的孩子,一并由伏波校尉、從胡校尉、護羌校尉麾下收容,作為三校尉的補充。”
辛屈說完,群臣只是微微皺眉,并沒有否定。
“至于原來的歸化人,進行嚴格約束。凡簿籍在戶的歸化人,非國中出生則永為歸化。若其子、弟于落籍之后生育,父功子升,兄功弟升,叔功侄升。若無功勛,不得升遷。”
辛屈進一步嚴格控制歸化人升遷方案。
之前歸化人,還能通過戰功快速升遷,現在機會沒有了。
但辛屈沒有框死他們的升遷機會,而是明確說了,歸化人相當于綠卡,只能參與簡單的社會運轉,沒有升爵跟當官的機會,最多給一定程度的減稅(但其實只是比奴隸好點,最高級別的歸化人十稅五,庶民十稅三),讓他們可以將資本投入家族的運轉與子孫的培養。
也就是立功之后,只要是在燕國落籍之后生育的孩子,就能得到突破。
功勛繼承。
因此這個很考驗子嗣的能力,若是沒有能力,很可能會被坑死。
所以,如何搭配,如何篩選,辛屈都不用自己下場,歸化人就會第一步先把家中優秀子嗣送到燕國官府之中,這樣能節省大量開支,還能為燕國獲得大量下一代優質勞動力。
做吏員也好,當兵士也罷,總之現在辛屈的想法很簡單,人口太多了,蘿卜坑有限,并且外來族群太多,必須進行分化跟篩選,以前那種野蠻生長期必須結束。
現在要開始精準掐尖。
至于會不會出現父親奪了功勛,然后均分給子嗣,讓他們都當庶民的操作。
辛屈表示這最好了!
還省得擔心冒出大量的地方豪強家族。
朝堂上,一些早早歸化的人,長舒一口氣。
還好!
他們趕上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