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邦下屬的鄉、村,只能叫圩、集。”
辛屈讓人拿出了另一套圖。
燕國的行政體系,就變成了:朝廷——州——郡——縣(邦)——邑(鄉、圩)——社(村、集)。
“其中,邦同方意,烏桓屬國,則為郡這個等級,屬國之下的酋長,就是縣、邑這一套品級。
系統規劃之后,也是為了能讓所有人知道,如何貫徹朝廷意志。
畢竟我們面對的敵人是大邑商,盤踞了中原幾百年的龐然大物。
若是我們不能將力氣與意志凝聚,等待我們的,只會是滅亡。
所以,必須聯合!”
辛屈這話,也沒毛病,眾人也不覺得有什么問題,當然,也有人關注點不在這里,而是問道:“那么如何協調賦稅征收”
這才是關鍵。
聽辛屈嘮叨和大餅了一通,他們才不會管辛屈如何安排,他們只在意他們能夠得到什么利益。
辛屈笑了笑說:“按照爵位分稅。除了之前朝廷規定的均田制度之外,每年朝廷會有一定結余。
其中兩成,會拿來作為獎勵,根據在職有爵位的從官品軼,從上到下,一起分潤這一筆俸祿。”
“兩成”
“在官品軼”
眾人面面相覷。
辛屈讓人將屏風翻轉過來,又攤開了一張帛布,上邊赫然是九品十八級。
“這就是九品十八級的品軼制度。”辛屈指著上邊說,“爵位,是所有人在地方的利益,朝廷給予免稅,以及上戰場征伐敵人的特權。”
沒錯,對外戰爭,是特權!
尤其是冷兵器時代,不是誰都有資格上戰場的,不論古今中外,對外戰爭,除了轉移矛盾,就是搶掠財貨。
不能發財,誰愿意上戰場呢
辛屈看他們有點騷動,趕緊按了按:“除了地方之外,還會有職官與加銜兩個系統,職官就是管事,加銜則是有爵位之后,你立功了,但你沒有通過職官考核,朝廷給予的特殊待遇,以及選吏的時候,會優先考慮你的榮耀。
職官與加銜,分為九品十八級,九品十八級,代表了你們擁有年終俸祿分潤的部分。
當然,若是當年遭了災,遇了難,虧空了那么當年沒了,其中赤字,也得補齊,什么時候補齊,什么時候再發。
或者有誰背叛燕國、貪腐奪爵、抄家充公之后的財貨補齊了赤字,當年的也會直接發。”
辛屈掃了一眼姚姓與風姓的幾個貴族,嚇得他們脊背一寒。
有一種被盯上的感覺。
辛屈冷笑一聲,更是讓他們冷汗直冒,差點沒倒下。
“還是那句話,能者上,庸者下。如何選吏,開科來選。學而優則仕。”
辛屈敲了敲桌案:“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如何管理地方,如何發展地方,那就讓有能力的人來。只要你們立功,加銜是少不了你們的。就算不能分到大頭,也能分到一部分燕國發展的紅利。
就比如,接下來朝廷的丙丁兩個等級的奴隸,會進行一輪拍賣。
所得錢糧,除了用在燕國的建設之外,結余的部分,今年就能按照職官與加銜,分下去。
你們都是知道孤的規矩,有功就賞,有過就罰。
遠征在外的勇士,拿命去拼,拿大頭。
后勤馳援的功臣,也不會少你們的收益。
還有什么問題沒有”
“主君公正!”眾人紛紛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