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直接說想法。”
“好。”鮮虞小豬點了點頭,快速在地圖上畫了幾筆說,請他們靠近后說:“邛北暫時設兩邑一縣城。
這里叫蔚汾邑(興縣),這里叫邛北縣(佳縣),這里叫臨邑(臨縣)。
這三地,將會作為邛北的核心,其中以邛北縣城為核心,既作為北方重鎮,也是抵御河西的風險。
河西境內有大量舌方逃民,他們雖然也算是咱們親戚,但如今被驅趕離開,到處流浪,甚至此次媯囂的叛亂,他們出了大力氣。
媯囂也是因為利用了這些逃民,才能快速蕩平王室。
因此這里只能交給氏族力量強大的長老據有。
但同樣的,本地的賦稅,朝廷只提留三成,余下七成,全部留在縣內,交給縣內的氏族去論功行賞。”
“嘿!這地方,我熟!我去!”一個長老提出。
但邊上不對付的長老就呵呵說道:“還你去?沒聽到要氏族力量強大的長老嗎?你二十年前在北面被兄弟擊敗,流放到了南方,你還有多少人口兵馬?
要去也得我去!我上下總人口有兩千,足夠鎮守邛北了!”
“你?呵呵!兩千人口,怕不是將奴隸也算進去了?”
“怎么?有說不能算奴隸的人口嗎?人燕國都算,我怎么不算?”
看他們要吵起來了,鮮虞小豬輕咳一聲說:“都別急,除了大縣小邑之外,還會有驛站。
這個驛站,就是效法燕國的郵驛系統,咱們沒他們那么講究,還分個鄉邑村社,就三個等級。
縣、邑、站,每個驛站,根據當地的山水安排,最少也得有十戶,最多五十戶。
平日里就耕種以及維系本地的安全,每年由縣里撥一筆收入,在戰爭的時候,也可以用上他們。
當然,地盤就這么大,一個縣最多下設七個邑,每個邑下設十到十五個驛站。
如此,各家分分,還可以分給一些庶出的孩子,讓他們不至于沒有出路。”
“好辦法!”大部分越發滿意。當然也有一些發現了他的心思,比如分家,一旦安排下去了擔任驛長,那豈不是說他們得分一部分資源給孩子。
一個兩個還好說,就怕家中孩子多的。
“那么,如邛北的方案,邛中設一城六邑,邛南設一城五邑。”
鮮虞小豬說完,眾長老都點了點頭不反對。
原因無他,雖然邛南是流放地,但那是因為邛南是前線,不時就要跟外來氏族干仗,死傷也就多了。
但邛南事實上是可以容納不少人的。
甚至可以說,現在這么一折騰,除了縣城之外,分配下來,還是有富裕的。
“那么,接下來就是憑借運氣了。”鮮虞小豬讓人拿來一個竹簍說,“接下來我寫一些竹片,當然南北中三縣都有。
誰抽到,可以有兩個選擇,一是舉族搬過去,二是分封給你們的兒子或者侄子。
若是選擇不去,可以留在邛中城,暫時擔任相邦府的屬官。
至于相邦,你們也清楚,這是燕國的一種官職,類似霸府將軍,司掌一地軍政。
如今我們隨時需要面對反撲,設下相邦府,也適合我們交涉,節省行政成本。”
鮮虞小豬說完,又看向眾人:“按照慣例,大長老為相邦,我死后或者去職,由二長老接替。以此類推。”
“可以。”眾人都不反對。
這本身就是邛方政權的一種過渡方式,只是從原來與共工氏直接交涉,變成了長老團內部的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