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蘇氏,是一個從夏就活下來的巨大氏族。
分支無數。
但由于戰爭與遷徙,有蘇氏還是分化成南北兩脈。
當然,現在所謂的南北兩脈,將會漸漸變成東西兩脈。
至于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子旬對于河洛地區的開發,將大量冀州的子姓、外戚全部南遷,如今的北脈有蘇氏,只剩下一些人,并且被人從太行山邊,驅趕到了黃河邊。
也就是后世清河縣地界。
之前說過,如今河北最好的土地,其實都在太行山邊,以大邑商的開發能力,約莫就是周圍一百多公里,超過了這些地方,剩下的土地就全是老林子跟沼澤。
沼澤的開發難度,在沒有排水、圩田技術的加持之下,那是需要付出極大代價的。
歷史上,一直到宋代,河北土地還零星散落大量的原始森林。
所以,如今的北部有蘇氏余脈,在辛屈看來,就是一只稍微大一點的螻蟻。
但還是要來看看的。
畢竟有蘇氏主家雖然被遷往了河洛,但剩下的力量,在河北還是有號召力的。
大邑商境內諸侯數量龐雜,北脈有蘇氏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在清河這一帶穩住局面,重建勢力,就足以說明他們的根基還在。
有道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辛屈的大船靠近有蘇氏的時候,整個有蘇氏的武士已經準備好了,站在灘涂外圍,死死盯著從蜈蚣快船下來的燕國水兵。
“有蘇氏?那么,我燕國行人可在?”
水兵隊長章澈目光凌厲的掃過這些警惕的武士,然后看向最前頭的人。
這人看章澈與他背后的人,感到了一種危機感,小心翼翼的說:“他就在城內,不過這里是我們有蘇氏的土地,所以還是請你們離開!”
章澈挑眉:“你們就不打算聽聽我們的建議?”
“不……不了。大邑商是不準我們這么做的。我們雖然不敢阻攔你們,但也絕對不能得罪大邑商。
當初……當初因為你們的事情,我們已經被肢解成現在這樣了,再來一次,有蘇氏就要滅了。”
聽到這話,章澈不覺得意外:“那行,讓我們的行人回來,我們這就離開。”
“這……也罷。相信北伯還是有信譽的。”這人趕緊后退。
而章澈也沒逗留,轉身回去報告了情況。
船上,辛屈聽罷,古怪的說:“看來有蘇氏是被嚇破膽了。”
“很可能是這樣的。聽聞上次有蘇氏被迫南遷,是幾個子姓邦國一起動的手,這個過程,往往很血腥。”
姚共在邊上說了一下情況,“不過,這一脈占據清河這個位置,肯定長久不了。未來我們若是要做生意,附近的氏族肯定會盯上這片土地,黃河邊的土地,不管是抽水還是開墾,只要處理得當,最多三年,就能出現一座千人規模的小邑,沒人會拒絕。”
“除了有蘇氏之外,還有備用方案嗎?”
“有,清河附近原來生活了一支九苗遺民,自號丹朱氏。”
辛屈聞言臉頰微微抽搐:“孤要是記得不錯,這一支九苗遺民是給丹朱守陵的奴隸后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