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麥熟的日子。
關隴大地之上,戰鼓雷動,召氏帶著鄭氏的兵馬,與有崇氏會戰在灞水。
于此同時,被燕國地圖稱呼為秦地的地方,有鴻氏的君主,鴻觴正黑著臉看著眼前的塬地。
“所以,我現在是改封秦方了是吧?”
聽著鴻觴不情不愿的質問,他身邊的一名青年,依舊笑著:“沒錯,從現在開始,您將成為商盟在隴右的核心。
到時候,榷場會在這里建立,您也能按照陛下的意思,沿著涇渭與高原發起兼并。”
鴻觴聽得臉色越發不好看,他身后不少貴族也是義憤填膺。
但沒辦法。
敵人威勢太盛,他們被逼得不得不前來。
哪怕辛屈對他們有所感覺,擔心這群人會跟匈部合作搞事。
但讓辛屈沒想到的是,屬于王的命令下達,獯鬻氏的年輕人堅定站在了燕國這邊,他們寧愿成為燕國的涼侯封國,而不愿意保留匈部這樣不倫不類的屬國藩號。
因為他們很清楚,成為涼侯之后,他們還是自己土地上的主人,卻能夠收獲更多的利益。
隨后,辛屈給涼侯送來了第一任相邦——姚羽。
他帶著安東軍,移鎮河西走廊,并且兼任平西將軍。
姚羽的安東軍,在燕國境內并沒有太多的存在感,因為他存在的意義,就是給遼西郡分權的。
安東將軍之前一直在葫蘆島與榆次、碣石一帶拓荒與填海,他們的任務之一,就是嘗試整理出遼西走廊。
結果幾年下來,他們也只能完成基礎的一個動作,剩下的只能交給天地自然的水土流失。
于是,這支空耗燕國錢糧的軍隊,辛屈只能想了想后,將他們調離遼西走廊,整支西遷屯墾,并且在涼侯的地盤,給他們賜下數倍的補償。
也正是如此,他們一到這個地方,第一時間就是圈地。
有了平西將軍的加入,涼侯的地盤就更加安穩,那些懷有異心的匈部族,見到了憋了好幾年,一肚子氣的平西軍兵馬,也是第一時間被砍翻了。
他們數年無有寸功,現在來了西邊,頭幾仗打下來,對于這些叛亂部落,執行都是雞犬不留。
于是,匈部就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便是辛蒼的涼邦。
姚羽還是很厲害的。
畢竟辛屈安排在遼西走廊的任務,簡直就是坑人,沒有姚羽的安撫與推進,下邊早就逆反了。
所以姚羽解決了內部威脅之后,轉頭就開始找有鴻氏的麻煩。
到了西邊,匈部選擇臣服,那就不能繼續攻打他們。
因此想要人力幫助受苦受難的士官們開荒,最好的辦法就是掠奪奴隸。
放眼四周,就你有鴻氏最不安分。
不打你打誰?
就這樣,鴻觴被人從蕭關趕到了天水,被迫成為燕國的秦氏,也讓天水之地,提前數百年成為秦人的土地。
鴻觴在天水安營扎寨,不到兩日,西邊傳來報告。
有崇氏正在跟召氏、鄭氏交戰于灞水。
消息一來,鴻觴……不,秦觴頓時大喜,召氏既然東去,那么擋在他面前的只剩下一個周氏。
正好他才遷徙過來,手中的錢糧不夠,不拿姬周開刀,簡直對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