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元元年,正月,北京府。
結束了假期,燕國的衙門開始走上新一年的運轉之中。
尚書省,左右兩個丞相,也都兢兢業業的批閱奏疏與條陳。
才不過半個時辰,姚冊忽然開口說:“屈讓宗人府去招納貴族中的淑女了。”
戴冰甲神情不變,只是平靜的說:“那是他的事情,你在擔心什么?”
“你說呢?”姚冊反問,“雖然在辛屈的安排之下,貴族在朝為官,除了文治武功都要有。最起碼得認字吧,而前段時間,你們不是安排人提議,要求增加對于有軍功的大臣、宗親血脈大臣的優先簡拔?”
戴冰甲不言。
其實他剛才聽到姚冊這話,其實心下已經有了計較。
辛屈對外的態度一直都是有功就賞,有錯就罰,知人善任的表現。
但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尊重燕國的三法,以及學會官話跟文字。
只有這些基礎條件有了,你才有資格在燕國中樞揮斥方遒,不然你只能呆在地方上囿于辛屈在縣邑設置的一堆職位之中。
不過,十幾年下來,最先一批納入燕國統治范圍的貴族,基本上都進入第二代的提拔與傳承之中。
現在作為第一代創始團隊的戴冰甲他們,其實已經形成利益團體開始影響燕國的整體發展。
在他們看來是到分蛋糕的時候了。
從去年開始,戴冰甲這一代人,已經開始提出很多要求。
其中最多的,就是關于有爵者的官位訴求問題,但這些問題都被辛屈暫時擋回去了。
但這拖不了太久。
家國治下,國家傳承本身就要依靠姻親血脈來綁定功臣集團,但對于辛屈來說,他已經退讓了半步,讓以他個人為主導的執政體系,讓渡出了三省宰相,就是為了讓各個利益集團有發聲的地方。
結果呢?
權力不真空。
辛屈的退讓,只會讓他們欣喜若狂。
所以,辛屈開始反制了。
三省六部制,并不是簡單的政治集權體系,這里頭各個衙門的官位,都是各個利益集團的博弈之地。
之前,燕國第一代創業團隊勢大,但隨著第二代與新附勢力的崛起,燕國的國家利益集團,已經悄然變成了以姚冊、巫小葉、妟氏為首的外戚集團。
以戴冰甲、寧石戊為首的有辛氏軍事貴族集團。
還有以辛屈為根基,提拔崛起的部分奴隸將官為佐使的軍功貴族集團。
燕國政治利益集團的三分,就是接下來辛屈協調國家運轉的根基。
戴冰甲感覺得到姚冊的試探,見不言不語無用,又說道:“你應該清楚,拱火的人不是我。而是被大邑商收買的那一批人。”
這話一出來,姚冊只是感覺好笑。
說得好像你坐看他們挑撥離間,不對不合理的聲音盡心壓制,就是對國家的忠心了。
“這話,你就自己聽吧。”姚冊淡淡的落下這一句,“宗人府在送了第一卷遴選目標,辛屈優先勾選的人,全是當年奴隸起家的勛爵淑女。換而言之,咱們并不高貴。
真正高貴的,是他的點選。”
戴冰甲輕哼一聲,但也沒有反駁。
貴族,在燕國的框架之下,從來沒有誰注定的,除了嫡長子。
爵位,只是你入朝登科的敲門磚,是起點,而不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