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大邑商貴族,盡皆收攝,如何處置,押回去等辛屈發落。
凡是肅慎貴族,盡皆杖責,然后關押進入監牢,等戰后就會將他們放出去,讓他們意識到燕國的強大,甚至恐懼燕國,不敢為敵。
至于樂浪諸侯,抓到一個,不管心悅誠服與否,全部被絞殺在城頭,一個不留。
而東夷武士,就是真正的戰俘,五抽一殺,活下來的是高級奴隸,殺死的就是遼東軍侯升遷的軍功。
至于本地的百姓,全部貶為奴隸,他們的命運就是離開朝鮮半島,全部內遷到長城屯戍,而平壤這邊將會從南方遷徙人口過來安置,作為將來東北長城的延伸。
算是完成對本地的換種。
處理好這些,息邑也被加固,耶律大股的目光落在了北方。
嬴胥軒的軍隊來了!
在面對燕國的搶灘登陸與數千兵馬的壓境,嬴胥軒不管是主場優勢還是仆從兵馬都是不足的。
現在又被耶律大股偷了后路,嬴胥軒斷然不會久留前線。
于是他果斷賣了本地的仆從,帶著精銳一路南下。
前后不過八天時間,嬴胥軒看著重新加固修葺的息邑,臉色越發難看。
燕國的軍隊,沒有他想象的弱。
或者說,玉綺的死,本身就是因為安東縣尉貪功冒進,沒有等待后續的軍隊加入,讓嬴胥軒直接揚了的后果。
而且這年頭,能留在安東縣讓他立刻征調的兵馬,其實很有限。
畢竟為了保證農時,訓練也是分開的。
縣里有常備的一百多人征役就差不多了,再從閭左招募一批青壯,湊一下三百人,玉綺就帶著人殺來了。
然后就把自己弄沒了。
但面對真正有訓練、組織、戰術的軍隊,嬴胥軒第一次意識到大邑商與燕國的軍隊差距,從來不是從軍之人是貴族與否。
而是,燕國的軍隊是陣列,盡可能發揮組織優勢。
大邑商的軍隊更考驗個人的勇武,即貴族之間的決斗。
想到這里,嬴胥軒駕車上前:“耶律大股是吧?來戰!你贏了我投降,你輸了,讓開一條路給我過去就行。不然,時間拖得越久,王儉城的援軍就會到來,區區一座息邑,可扛不住我軍進攻!”
“將軍,陛下有旨,輕易不斗將。”
有人看到了耶律大股的意動,立刻出聲阻攔。
不過耶律大股卻不在意的推開這人說:“那等回到了中土戰場再說!東北,是斗將決勝負的地方。”
勸言的人無奈嘆了一口氣。
如耶律大股所言。
東北,部落與部落之間,除了真正的滅族搏殺,更多時候就是依靠斗將決定勝負,并不會硬要殺光對方。
因為人力,是這個時代最寶貴的資源。
不是誰都跟燕國這樣奢侈的,需要通過首級軍功快速讓下邊升級。
“嬴胥軒!死來!”
息邑洞開,單騎走馬的耶律大股夾著長矛就沖了上去。
“來得好!”嬴胥軒大喜,將韁繩掛在革帶上的鉤子,揚鞭之后軛馬揚蹄,撈起步弓就捻弓朝著耶律大股射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