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出百余,大的出千余,隨便湊一下,八萬而已,還是很輕松的。”
“沒錯。王,我聽聞燕國的商隊,也在各地販賣他們的肥田之法,雖然只是很普通的,沒有秘方的。但這對于地方來說,他們的糧草在增產,并且漸漸形成對我們的離心,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就按照這個方法來,正好也能讓一些心懷不軌的家伙,冒出頭來,一并剪除。”
“你們這么做,難道不怕他們逃亡燕國?”
“這又有什么關系?燕國再厲害,也不可能全然吃下這些人來。就算吃得下,也能拖累他們幾年。幾年時間,足夠我們完成更易了。”
“善!”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拿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那就是要求所有大邑商治理范圍內的方國今年多上貢奴隸,用來換取肥田之法,并且還有一些燕國的耕具。
比如燕國淘汰下來的耦犁、初代耬車等物品。
這些東西,是能讓地方發展加速,但并不會跟燕國一樣,獲得一夫一牛年耕百畝的生產力。
燕國現在的耕種技術,在辛屈的安排之下,其實已經一下跳進了明末的狀態。
基本上歷朝歷代最好用的器具,燕國都有進行推廣。
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爆發。
但代價就是,燕國這邊對于奴隸的缺口,一直在,而且很大。
因為開荒需要龐大的人力,光靠擁有爵位的人去開荒,損失十分可怕。
燕國的統治階級就是這些擁有爵位的未來地主們。
他們每死一個,都是對燕國這個國家地區控制力的減弱。
因此燕國與各地貿易的時候,最好賣的東西是糧食,最好收的財貨是奴隸。
殷商的貴族們,早就眼饞很久了。
燕國每年在他們的地盤內貿易,結果殷商這邊的拳頭產品只剩下糧食,時間久了,收支不平衡,也是很致命的。
所以,趁著眼下的機會,他們決心加強對地方方伯的控制,順手壓榨一下這些方伯,讓核心區的殷商,擁有更強的底蘊。
子旬點了點頭,并未反對。
因為他的目標和辛屈一樣,都是為了中央集權。
至少現在燕國爆發的生產速度,就是他望塵莫及的。
而想要有這樣的速度,最好的辦法就是中央集權。
燕國的重農抑商,他得學。
別看燕國好像一直縱容商事,但實際上商業貿易的權力,全部捏在典客府,換而言之,這是國家在決策商貿的國策。
民間商業,全被辛屈限制在農村集市與城邑市場之中。
很難跨郡行動。
私底下的貿易,雖然沒有明令禁止,但只要查到偷漏賦稅,燕國的重拳就會砸下來。
這樣的貿易好處,看得他著實眼饞。
“等等。”又有人出言,打斷了準備做總結的子旬。
子旬看下去,說話的人,叫做公叔雀。
看名字就知道,是他一個堂叔。
這人是老貴族一系的,他冷聲說:“你們難道沒考慮過,肥田之法發下去之后,這些方伯實力大增,反抗我們的可能嗎?”
“噗……哈哈!”有人忍不住笑了出來。
“難道我說錯了?”公叔雀臉色不好看,惡狠狠瞪著笑話的人。
“公叔。你若是有空,多讀書。”笑話的人是個青年,站起來有近兩米,身上披著大氅,頭發卻不是殷商斷發,而是燕國束發,就連袍服,都是很典型的燕國制式,“這個世界的發展,是基于土地的承載能力的。
而想要讓土地擁有足夠的承載能力,需要持續不斷的對他們進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