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的行人,很抱歉。因為大邑商的朝貢調整,今年與你們約定的奴隸份額只能削減了。不過,我們愿意使用其他東西作為補償,來補齊這個缺口。比如,你們所需要的漆與犀皮。”
“胡”字旗下,一名中年男人,正對著運送貨物抵達他們城門前等候貿易的燕國商隊,帶來了一個讓燕國商隊露出不滿神情的消息。
中年男人看到這一幕,也不免心下輕嘆,國君最終還是決定為了氏族的將來,賭一把大了。
只要他們將奴隸的份額每年加一倍上貢,不僅能得到大邑商允諾一個伯爵,還能免去其他糧食的上貢,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能獲得征伐沒有對大邑商上貢的部族權力。
并且之后只需要等大邑商的調令,服兵役就行,不用再跟以前一樣,不僅要奴隸,還要各種特產。
這個新的朝貢方案一出來,沒有一個規模達到千余人的部落能不接受的。
而且大邑商這邊,上貢之后居然開始有回禮了。
這一次上貢,回禮是:耦犁與肥田之法。
都是能讓他們在很短時間內,將耕種能力大幅度提升的。
作為一個生活在穎水南部的部族,胡氏毗鄰河洛中原,也很清楚大邑商的態度轉變,與這些權力的下放代表了什么。
他們這支少昊的氏族血裔——歸姓胡氏,將不會再受到四周子姓氏族的隨意欺凌。
因為大邑商喊出了“諸伯不相攻”的口號。
不管落實情況如何,有這個招牌在,真的能讓胡氏,擁有喘息的時間。
不然在這么下去,胡氏大概率會被擊潰,甚至南遷。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隔壁的彭氏,被殷商北遷了。
淮泗之地,出現了大氏族真空。
沒有一個區域霸主在,這就是一個絕佳的發展機會。
穎水、渦水、泗水等地的方伯,也都在摩拳擦掌。
不管是應對未來危局,還是為了胡氏的發展,接下來幾年的奴隸,都必須上貢給大邑商,換來對他們拓取的支持。
至于燕國這邊不滿,他們也只能選擇得罪了。
所以,燕國的行人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說:“就算要減,也不能減少這么多。我們的契約可是有約定的。”
“這……”這人苦澀一笑,一想到契約,只能賠不是后再說,“奴隸數量實在有限,大邑商又催得急,若是您真想要按著契約來,我們只能動用一下商盟的分期之法了。”
“……”
這個燕國行人臉色不好看了。
辛屈對于南方的貿易,是根據商盟成員的身份,來給一些福利與特權的。
普通會員能得到一些延期與折扣。
而層次上來的會員,是可以申請分期,將一些東西延宕。
根據與燕國的距離遠近,分為三個月一期、六個月一期、九個月一期。
會有一些利息,三個月一期本金結算后的是原價1.3倍,六個月的是1.5倍,九個月則是1.8倍。
其實算很便宜了。
只是申請分期之后,眼前的燕國行人,就得承擔催債的業務,還得安排員工在這里開辦業務。
甚至本人匯報之后,會被燕國行人司外派居留于此。
還有將胡氏族長的一個兒子,帶著北上,充作質子。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兒子,就是抵押品。
最終,燕國的行人,咬了咬牙,根據他的權限與胡氏接下來的前景預估,選擇了六個月一期,分期一千奴隸。
六個月后燕國行人再來,這一千奴隸,就得變成一千五了。
胡氏這邊也松了一口氣,他們已經厲兵秣馬,準備好南下攻打群舒掠奪人口了。
要不是大邑商那邊催得急,他們著急拿到好處,胡氏也不會跟燕國搞這種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