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地質勘探,確立了以榆林和伊克昭盟為核心的原料供應基地。
根據地工業方面,在陳局長帶領下,延城寶塔地區目前已經建成一座設計日產量300公斤的小型炸藥工廠,單基發射藥30噸,tnt炸藥50噸,雙基發射藥20噸,年總產量約為100噸,火炸藥工業雛形初步建立。
鋼鐵工業這邊,建成一座基于電弧爐技術的小型鋼廠,核心設備為1個15公斤級石墨電爐,單次熔煉時間約為15小時,設計日產量達到240公斤電爐鋼,年產量876噸,現階段原料主要來自于廢鋼,未來待高爐建成,會使用鐵水和廢鋼,提升產量。
根據地鋼鐵工業的規模和產量極低,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采礦業方面,神木煤礦和神木鐵礦處于前期規劃和基礎建設階段,由于煤鐵礦資源非常豐富,全是露天類型,兩個礦場只需建設最基本的選洗礦設備,預計三個月內便能投入使用。
事實上,對神木煤鐵礦而言,最大的難題不是開采,而是運輸。
神木與延城之間大概有六百里路左右,在戰前大生產規劃中,經過權衡考慮,鑒于鋼鐵工業設備的珍貴性和稀缺性,最終選擇設立于安全性最高的延城。
神木煤鐵礦面臨的嚴峻問題,就是如何將源源不斷的工業原料,送到延城。
工業機器一旦運行生產,每時每刻都要耗費巨量的工業原料,這對于交通道路和工具極其落后的根據地來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軍事工業領域,誕生不久的柳樹溝兵工廠進入高速發展狀態,在一批技術工人努力下,生產設備從錘子、老虎鉗子,銼刀等手動工具,升級成扳手、螺絲刀、鎬子、手榴彈鋼模等現代化工具,實現手榴彈殼體制造、槍械修復和子彈復裝的軍工水平。
木柄手榴彈設計日產量達到200枚,實際日產量為0。
是的,實際日產量為零。
不談困擾手榴彈生產的炸藥問題,誰特么生產手榴彈用珍貴的高強度電爐鋼啊
根據地工業可沒有富裕到這種程度,讓柳樹溝兵工廠如此揮霍耗費巨大成本和代價冶煉的高強度電爐鋼。
每天二百四十公斤,必須用到刀刃上,這些電爐鋼全部計劃用到步槍和迫擊炮的身上。
作為部隊唯一的兵器生產單位,柳樹溝兵工廠綜合水平看似不咋地,實際上
的確不咋地。
比起剛到陜北時什么都沒有的狀況把,要好很多,可要實現戰前大生產計劃制定的手榴彈、步槍、迫擊炮和彈藥等輕武器軍工生產體系,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
就目前而言,柳樹溝兵工廠只能生產手榴彈殼體,還是沒有裝填火藥的那種。
除了手榴彈這種最簡單的武器外,步槍、迫擊炮、子彈等剩余選項,不好意思,統統搞不定。
還是那句話,自家人了解自家事,作為根據地軍工局負責人,陳瘸子現在面臨的最大情況就是,缺乏機械設備加工槍管和迫擊炮管。
槍管鉆孔和膛線刻印,是困擾柳樹溝兵工廠的兩只攔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