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并非余華不能設計復雜的密碼傳遞方式來保證信息安全,而是太過復雜的密碼傳遞方式,會導致信息交流困難。
簡而言之,組織那邊可能無法解密。
選擇用郵政系統寄送技術資料,這是一種高風險和高回報的最優解,而余華承擔得起這份風險
大不了放棄外出留學計劃和戰略科學家目標,扎根于根據地,直接走武器研發的道路。
時間一分一秒流走,約莫五分鐘過后,楊修的身影準時出現。
“余華先生,劉管家已經動身,見面時間為六點整,由我來接你們前往見面地點。”楊修言語清晰,迅速說道。
“好。”
得到這番答復,余華點了點頭,沒有過多解釋,轉身往回走。
“莊前鼎,1902年生,籍貫上海青浦,國立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系主任,正教授,獲得康奈爾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的雙碩士學位,主要從事機械、化工、冶金、航空動力、電力等領域研究。”
“19201924年畢業于上海南洋大學機械系,獲機械工程學士學位。”
“19241925年任交通部技術員,交通大學助教。”
“19251926年畢業于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院,獲機械工程碩士學位。”
“19261928年畢業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化學工程碩士學位。”
“19281932年四年間,任麻省理工學院助理研究員,波士頓斯威工程公司工程師、愛迪生公司工程師、芝加哥地區電廠工程師。”
“1932年回國,親手創立清華機械工程系,任國民資源委員會機器制造廠代理籌備主任兼技術顧問,自主設計建造清華15英尺風洞項目。”
“以上,便是莊前鼎教授身份資料。”
城北,一家客來茶館里面,一名年輕人員手持最新收集的報告,逐一給出莊前鼎教授的身份信息和簡歷。
念完所有信息,這名隸屬于北方特科股的年輕同志,隨即離開會議室。
房間內,坐著放下一大堆重要工作的劉微,以及一直在組織內從事工作的林婉。
不同于領取大學通知書后就到校報到的余華,林婉在余氏七塔項目結束后,就一直待在組織內工作,還沒去北大報到。
“青鸞同志,這位莊前鼎教授,可真是一個大人才啊,一個學位接著一個學位的,各種工程師,肚子里的墨水啊,比十個我還多。”劉微取出一根香煙點燃,抽了一口,緩緩說道。
“教授同志,據我所知,莊教授是清華最優秀的教授之一,他怎么會跟余華一起與我們見面呢”林婉說道。
“這也是我心中的疑問,我大概有個猜測,但卻不敢說。”劉微笑了笑,說道。,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