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前來柳樹溝,主要是為了解決兵工廠迫擊炮項目的無縫鋼管問題,他原本就準備搞一臺斜軋機,而余華提出的想法與他可謂是不謀而合。
“有,有莊教授,我帶你們去,請跟我來。”趙書立馬反應過來,意識到此刻意味著什么,整個人有些語無倫次,透出激動之意,連忙回答。
不止趙書如此,科長胡志剛和趙章成內心同樣激動難耐,畢竟二棍斜軋機造出來就是為了生產迫擊炮。
但這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他們可以自己制造二棍斜軋機,制作這種生產無縫鋼管的核心設備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暫時沒有去兵工廠的必要,一行人很快趕到鐵廠翻砂車間,接下來莊前鼎和余華快速構建二棍斜軋機的設計圖紙,初步確定軋輥和芯棒的尺寸形狀。
芯棒直徑60毫米,長1米,圓柱體,理論重量二十一公斤。
軋輥直徑180毫米,長1米,圓柱體,理論重量一百九十公斤。
這是一臺凈重約五百公斤的二棍斜軋機,沒有平整的外殼包裝,沒有電子設備,沒有各種精密測量儀器和控制系統,只有兩根軋輥和芯棒構成的機械結構,極其簡單。
整臺二棍斜軋機由一臺大功率直流電機帶動,經過傳動系統放大扭矩,施加最大軋制力達到300kn。
敲定設計方案,莊前鼎在兵工科長胡志剛和趙章成陪同下火速趕往兵工廠,準備利用兵工廠的普車開模。
余華則留在鐵廠這邊,見證陜甘寧邊區第一座高爐正式開爐煉鐵。
高爐左右兩側的進料口位置處,搭建扶梯,先前的廠長馬田和一名紅軍戰士提著滿滿當當的木桶,一個木桶裝有如同玻璃珠般大小的燒結鐵礦,另外一個則是焦炭,依次有序倒入如漏斗狀的進料口。
進料口處熱氣騰騰,細微煤粉和柴油劇烈燃燒,而后在鼓風機作用下釋放出源源不斷的熱量,引燃焦炭和燒結礦。
一桶接著一桶,廠長馬田和戰士猶如不知疲倦的機械般,將一桶桶原料倒入高爐內。
別的不說,傳送帶必須馬上點出來。余華看著高爐裝料過程,扶梯上的廠長馬田和戰士已經累得不行,輕輕嘆了一口氣。
整個人工裝料過程緩慢且費力,效率極低。
兩噸生鐵,按照土法高爐的冶煉水平,至少需要四噸半燒結礦和一噸焦炭,這些冶煉原料全靠人力投入高爐,得花多少時間
“怎么了”察覺到余華的異樣,拿著筆記本和鉛筆記錄信息的林婉,轉過頭來,關切道。
“我們應該盡快制造傳送帶設備,要不然,光靠人力是干不了大事的。”余華雙眼凝望著汗如雨下的馬田廠長和紅軍戰士,輕聲說道。
他很佩服打頭陣親自裝料的廠長馬田,但就人力裝料的效率和時間而言,遠遠比不過機械的力量。
傳送帶,一種系統性高度自動化輸送物料的機械設備,別看平平無奇,似乎沒什么大不了的,事實上,這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現代工業之所以能如此之發達,傳送帶設備至少要占三分功勞。
超高的輸送效率,極致簡單的原理結構,單論輸送物料,傳送帶設備完全吊打火車和輪船等交通運輸工具。
“的確,人力裝料費時費力,不過我對于傳送帶設備了解不多,暫時只能給你打打下手,實踐學習。”林婉聽到這番話,點了點頭,表示支持,她知道傳送帶設備的重要性,不過受限于學業水平和知識儲備的緣故,對于傳送帶的機械結構和原理并不是特別了解,無法為余華分擔研發工作。
當然,打下手和幫忙還是沒問題的,好說歹說她也是考上北大的高材生。
“能打下手就夠了,加油,瑾瑜。”余華聞言,微微一笑,伸出右手。
“加油,余華。”
林婉笑著點頭,舉起右手。
“啪”兩只右手互相拍擊,致以最真摯的祝福。
高爐裝料持續進行,一個小時后,廠長馬田和紅軍戰士到了生理極限,不得不換人繼續裝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