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說話一套一套的,林同學,你留在這里幫忙,我和余華去辦公室。”莊前鼎聞言,失笑搖頭,隨即安排道。
“好的,教授。”林婉點了點頭。
隨后,莊前鼎和余華離開鐵廠高爐區域,往不遠處的鐵廠辦公室而去,路上不斷討論帶式傳送機的技術細節。
沒有傳送機
那就直接造。
反正有高爐,兵工廠還有一臺普車和氧氣頂吹轉爐項目的大功率直流電機,材料設備齊全。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沒多久,十五分鐘過去,第一批手榴彈殼體到了脫模時間點。
此時,柳樹溝鐵廠的澆注作業仍在持續進行,沒辦法,高爐里還有整整一噸鐵水,足以鑄造五千多枚手榴彈殼體。
作為主管軍工局兵工和工務兩大部門的領導,趙書和胡志剛已然來到澆注區,站在第一批手榴彈砂模旁邊,舉著火把,等待最為重要的冶煉成果。
冶煉的是白口鐵,還是灰口鐵,這個結果極其重要。
殼體脫模工作由廠長馬田進行,他顯得有些緊張,深呼吸一口氣,而后在二人注視之下打開手榴彈砂模的上半部分。
緊接著,一團冒著青煙處于高溫狀態的黑色石英砂出現,馬田手握鐵鉗,清掉表層的石英砂,進而從中取出一個熟悉的金屬鑄件。
圓柱體,空心,內部刻印菱形破片槽,外表粗糙呈暗紅色,最重要的是通體灰暗。
“首長,我們好像成功了,這不是以前在蘇區冶煉的白口鐵,是灰口鐵。”火把靠近殼體,看到通體灰暗的顏色,經驗豐富的馬田怔了一下,面容頓時浮現欣喜之色,眼中透出激動,朝著趙書二人喊道。
激動。
源于內心的激動。
作為曾經在漢陽鐵廠待過的工人,廠長馬田的煉鐵經驗可謂非常豐富,他能分辨白口鐵和灰口鐵的區別,眼前這個手榴彈殼體不是在蘇區冶煉的白口鐵,而是真正的灰口鐵
“老馬,你再確認一下是不是灰口鐵。”趙書言語透著尊重,強忍著興奮之意。
“我絕不會認錯,這就是以前漢陽鐵廠煉的灰口鐵,白口鐵特別硬,輕輕一錘就裂了,你看這個手榴彈殼子。”馬田連連點頭,簡單解釋一番,接著用鐵鉗錘擊殼體。
“叮”灰暗顏色的殼體并未碎裂,而是發出一道清脆的金屬撞擊聲。
“哈哈,真的成了。”趙書見此,喜笑顏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十幾年了,真的煉出了灰口鐵”站在旁邊的胡志剛也松了一口氣,不禁提趙書感到高興。
別看簡簡單單一個煉鐵,光是冶煉灰口鐵,就困擾了組織整整十幾年的光陰。
冶煉灰口鐵和白口鐵的技術難度,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線,當初蘇區兵工廠組織技術干部和工人攻關灰口鐵冶煉技術,時至今日,依舊沒能成功。
而現在
原來煉灰口鐵添加少量硅鐵,再讓它慢慢冷卻就行了。
如此簡單的冶煉技術,卻攔住了大家這么多年。
胡志剛回顧這些年一次次試圖冶煉灰口鐵的會議,心中情緒有些復雜,腦海之中更是浮現了余華的微笑面容。
若不是余華的話,他們想要煉出灰口鐵,不知道還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