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約莫一個小時后,半自動龍門銑工作聲消失,工作臺上的樣機缸體通體銀白,散發金屬光澤,表面粗糙度極低,似如一件藝術品般透露出無與倫比的機械美感。
樣機缸體制造完成
“呼馬上準備發動機裝配工作,爭取今天之內完成樣機裝配。”渾身疲憊的莊前鼎關閉半自動龍門銑,擦了擦額頭滲出的汗水,一邊調整呼吸,一邊向銑工組五人下達指令。
柴油機的曲軸,曲柄連桿,活塞和缸蓋等重要零部件已經加工好,作為最后一個零件的缸體加工完畢,便到了樣機裝配環節。
這幾天莊前鼎為了盡快造出樣機,幾乎沒有怎么休息過,身體和精神已經到達極限。
“是”銑工組五人齊齊點頭,頓時忙碌起來,抬著重達數十公斤的缸體小心翼翼離開車間。
莊前鼎有些累了,正準備坐下休息,忽然,余光瞟到站在右側的余華,愣了一下,面露意外之色“你小子怎么回來了等等,難道說”
“教授,我給您帶來了一個好消息,試生產已經成功通過,這是試生產報告。”
余華面露尊敬之色,上前一步告知情況,隨即取出試生產報告交給莊前鼎,輕聲說道“我們成功了。”
成功了,是的,歷時半年多時間,從最初構思謀劃再到試驗爐完成二十四小時試生產,終于成功了。
“二十四小時鋼鐵實際產量9465噸,平均單爐產量201噸,每小時產量394噸,與設計產量之比為985好,好,非常好,沒想到有朝一日我們中華真的研發出比西方各國還要先進的鋼鐵冶煉技術,余華,你現在有資格自稱氧氣頂吹轉爐之父了。”莊前鼎聞言為之動容,連忙接過紙質報告,待報告內容進入視線,整個人隨之激動起來,言語微微顫抖,內心情緒猶如決堤般涌出,連叫三聲好。
氧氣頂吹轉爐之父
以余華的技術貢獻而言,完全對得起這份頭銜,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比余華更有資格配得上這份榮譽,哪怕當初提出氧氣煉鋼構想的貝斯麥。
貝斯麥僅僅提出氧氣煉鋼的構想,但將氧氣煉鋼從一個開拓性想法轉變為現實,完成首次工業化應用,這其中的難度有多大幾乎無法想象。
瞧瞧氧氣頂吹轉爐煉鋼這項技術有多么可怕
二十四小時鋼鐵實際產量高達9565噸
這可是冶煉質量僅為2噸的轉爐
2噸轉爐和數百噸級別平爐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整整數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差距。
不得不說,余華交出了一份前所未有的答卷。
超越英美,領先世界,悄無聲息之間就這么做到了。
“教授,這些于我而言等同虛名,并不重要,如若暴露出去,反倒會令中華陷入一場浩劫。”余華笑了笑,面色自然,說道“教授,在沒有自保能力之前,我并不準備對外發布任何關于氧氣頂吹轉爐技術的論文和消息。”
氧氣頂吹轉爐煉鋼工藝雖好,但這卻不是如今中華能夠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