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寂靜。
除了莊前鼎和余華知道是什么事情之外,其余人現在還蒙在鼓里。
「根據上級研究決定,為了提高部隊戰斗力,即刻起,軍工局正式啟動重武器研發計劃,成立重武器研究項目組,由莊前鼎任重武器項目組最高負責人,余華任重武器項目組主任,研發105毫米榴彈炮、120毫米迫擊炮、40毫米防空炮、127毫米防空機槍四款武器。」
陳康拿起絕密文件,當眾宣讀文件內容「該計劃屬軍工局自立項目,優先級最高,密級絕密,研究經費共計五十萬元,分三期到位,一期經費約十萬元,各部門必須無條件配合重武器研究項目組。」
話音洪亮而鄭重,飽含氣勢,宣讀而出的文件內容猶如一顆重磅炸彈般轟然爆炸,沖擊波瞬間席卷會議室在場每一個人。
馬列在上,大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么。
瞧瞧這個重武器研發計劃的目標都是些什么,除了令任何部隊垂涎三尺的127毫米防空機槍之外,其余三款重武器,全他媽的是炮
40毫米防空炮,12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還有想都不敢想的105毫米口徑榴彈炮。
一連串的名字報出來,足以令任何一支紅軍部隊集體,而以陸遠為首的一眾部門負責人此刻只覺靈魂正在顫栗,渾身上下的鮮血不斷升溫加熱,即將如同滾燙的開水般沸騰,讓人忍不住想要尖叫出聲。
這就來了嗎
當初莊前鼎教授和余華提出的105毫米榴彈炮等重武器,這就來了嗎
「莊教授,請您對大家講一講,另外,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陳康宣讀完畢過后,沒有在意一眾部下的感受,目光看向右手邊落座的最高科技組,眼神蘊含尊敬,正聲道。
「相信大家知道對一支軍隊而言,火炮的重要性和地位有多高,有重武器和沒重武器是兩個概念,日軍之所以如此囂張,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火炮,軍工局必須研發出性能優先的榴彈炮,部隊也必須擁有榴彈炮。」
莊前鼎面朝眾人,儒雅氣質散發,言語簡潔而快速「我個人將這個計劃視為對軍工局的期末考試,經過這么久的努力,我們已經打好了考試的基礎,是時候來一次考試檢驗學習成果,而105毫米榴彈炮則是這次期末考試之中的六十分及格線。」
考試。
這是一個人的期末考試,獨屬于軍工局的考試,成績好壞并不以分數評判,而是戰爭。
考過及格線,便意味著部隊將會裝備性能優秀的榴彈炮,對進犯中華的日軍予以痛擊,如果沒過及格線,后果只有一個,進入戰場的部隊面對日軍炮火只能硬生生挨轟,而無任何還手之力。
聽到莊前鼎這番話,在場眾人眼神透出堅定之色,五指成拳緊緊攥緊,心中生出極其強烈的拼搏之意,無論如何,一定且必須考出好成績。
「從技術方面講,重武器研發計劃不存在無法攻克的技術難點,當前最大的問題實際上是缺乏人才,主要是火炮領域和機械領域的技術人才,光憑我們的話,效率太低,需要一大批相關專業的人才。」
莊前鼎視線移向陳康,緩緩說道「關于機械領域技術人才的問題,我這里可以給一些學生寫信讓他們到延城,這些學生全是清華畢業的,有研究生,也有本科生,人數大致三四十名左右,可以解決機械人才緊缺的問題,但火炮相關專業的人才,我這里沒有門路。」
三四十名清華畢業生
聽到莊前鼎這番話,陳康目瞪口呆,會議室內更是一片死寂。
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民國時期大學生的含金量之高已經不用多說,正兒八經接收過高等教育且獲得本科畢業證的大學生放在數億文盲的中華,其珍貴程度堪比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