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載測試則不限重量和速度,能拉多少拉多少,速度只要比人行走略快即可。
至于極限載重,主要是為了驗證機體結構極限載荷是否達標,紅星拖拉機的理論極限載荷高達十四噸。
當前進行的測試內容為標載,像這樣一百公斤級砝碼,需要調運十塊。
五分鐘過后,原型車裝好十塊砝碼,載重量達到一噸,隨后駕駛員陶方重新啟動單杠柴油發動機。
“突突突”一道熟悉且富有節奏感的機械旋律再次奏響,傳遍試驗場,陶方端坐于敞篷駕駛室內,雙手扶著拖拉機頭把手,輕車熟路換擋起步。
“嗡”伴隨著來自于十二匹單杠柴油機發出的怒吼,高扭矩傳動系統放大動力,整臺原型車拖著一噸砝碼輕快地跑了起來,步伐比之以往少了一分輕盈,多了一絲穩重。
換擋,加速。
拉著重物的原型車沿著環形車道疾馳,行駛速度越來越快。
“啪啪啪”觀摩區內,來自于眾人的掌聲如約而至。
“果真跑起來了,看起來非常輕松。”李強雙手鼓掌,望著正在持續駕駛之中的紅星拖拉機,內心滿是激動,腦海深處對于紅星拖拉機載重能力的懷疑煙消雨散,只剩下肯定,還有一絲期待。
拉著一噸如此輕松,或許,真能拉十噸
當然,李強并不絕對追求什么十噸,但凡接下來超載測試能拉個三四噸,那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報告,原型車速度每秒83米,已經達到每小時三十公里最高速度。”過了幾十秒,計時員言語快速且激動,強忍著心中的喜意,向作為總工程師的余華報告原型車實時動態速度。
“好,繼續監測。”余華笑了笑,面容輕松自然,對于這個結果并不意外,點頭回答道。
林婉站在身旁,充當著自己的助手身份,左手端著試驗筆記本,右手緊握鋼筆,仔細記錄每一份測試數據。
時間緩緩流逝,十分鐘過后,以最高時速行駛的整臺原型車運行正常,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可以了,開胃小菜就到這里,上今天的大餐,命令原型車駛向裝卸點,進入超載測試,按預定方案進行。”余華向調度員給出結束測試的命令,宣布進入超載測試環節。
標載測試充其量只能算是開胃小菜,超載環節才是重頭戲。
命令下達,調度員迅速揮舞旗幟,通過旗語向原型車傳遞命令,很快,接收到命令的陶方駕駛原型車駛向裝卸點,準備裝貨。
與此同時,負責記錄測試數據的林婉,右手落筆,于標載測試結果空白區域,重重寫上通過二字。
裝卸點。
陶方駕駛紅星拖拉機穩穩停在電葫蘆旁邊,兩位戰士迅速忙碌起來,一人操控設備,一人負責連接砝碼,分工合作以最高效率往貨箱吊運砝碼。
一塊。
五塊。
十塊。
二十塊。
一百公斤級砝碼越來越多,貨箱高度漸漸下壓,十四片彈簧鋼板微微彎曲受力,四個采用埋入鋼絲工藝達到準鋼絲胎標準的高性能載重輪胎輕微受力變形。
“已經四噸半了”看著貨箱內還在不斷增加的砝碼,身為駕駛員的陶方只覺眼皮狂跳,呼吸緊張。
四噸半,放在以前,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數字,哪怕他擁有過道奇卡車駕駛經歷,也不敢裝這么多東西。
然而,砝碼還在增加。
一塊又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