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才是余華心中的重炮身管標準。
“一項技術令火炮壽命提升數十倍,超越世界,這就是科學的力量啊……”聽完余華這番話,李先生輕輕點頭,吐出一口煙,輕聲感慨,接著看向余華,緩緩道:“余同學,我以個人身份,向你和最高科學小組全體成員的艱苦付出表示感謝。”
言語鄭重,話音蘊含濃濃的情感。
這是源于內心深處的感謝,無比真誠。
作為軍事家,李先生深知面前這款105毫米榴彈炮的重要性和戰略意義,更明白根據地自主研發生產重炮意味著什么。
“不用謝,先生。”余華聽到這番話,搖了搖頭:“事實上,我們反而還要感謝根據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地方,沒有淪落到身懷才能卻無用武之地的地步,我們相輔相成。”
“好一個相輔相成,余同學,這款火炮有名字嗎?”李先生笑了笑,問道。
“目前內部研發代號‘紅牡丹’。”余華說道。
“紅牡丹這個名字不錯,用鮮花命名火炮,浪漫主義色彩濃厚,我個人表示支持。”李先生若有所思,對于這個代號點了點頭,給予認可,而后話鋒一轉,聲音微微壓低:“余同學,除去研發成本,造一門‘紅牡丹’105毫米榴彈炮的成本大概要多少錢?按銀元價格算,有沒有超過一萬銀元一門。”
話音有些緊張,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大炮雖好,但若是價格過高,則必須有所權衡和考慮。
“沒有那么高,除去研發成本的話,現階段按銀元算,大概每門炮成本價1500大洋。”余華連連搖頭,直接給出預估成本價格數據。
“這是真的?”李先生聞言極其意外,外加些許震驚。
“是的。”余華無比陳懇的回答道:“事實上,成本大多集中在能源和材料方面,人工是沒算錢的,電渣重熔爐生產一根炮管坯件就要三千度電,而我們的電力供應完全來自于柴油供給,等后期火電站竣工投產,火炮身管制造成本可以迅速下壓80。”
燒柴油供應電力,這是極其奢侈的行為,每時每刻都在燒錢,如果不是根據地有油田的話,壓根撐不起電渣重熔爐這頭吞電巨獸的胃口。
此話一出,場面有些沉默。
旁邊的李秘書默默低下頭,喉嚨涌動,若非不是礙于身份的緣故,對于余華給出的價格,他只想說,這種重炮有多少要多少。
這種價格,真是聞者流淚,聽者傷心。
最重要的是,隨著火電站竣工投產,制造成本還能大幅度降低。
單門一千,還是單門五百?
無法想象!
“如果不是親耳聽見,我真不敢相信10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成本價僅僅只有一千五百大洋。”李先生反應過來,話音滿是感慨,他完全沒有想到,自主生產火炮的制造成本會如此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