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九十五公斤負重!
整套機械外骨骼造型基于后世牛迪科技無源外骨骼為基礎,動作連貫性肯定不如有源機械外骨骼,不過有源外骨骼可不是當前時代能夠做出來。
這套無源外骨骼結構簡單明了,分為腰撐、腿撐、背架,各部件之間采用金屬桿連接,余華根據當前時代的需求,對背架進行改進設計,提高背架容積和兼容性,可以適配彈藥箱、迫擊炮零部件等一系列物品。
當然,由于沒有后世的高分子材料,全套機械外骨骼不得不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重量相較于后世的碳纖維和鋁合金材料有明顯差距,全套重量達到7.5公斤,但勝在質量穩定可靠,基本達到人走外骨骼還在,一套傳三代的程度。
呂俊羽沒有猶豫,立馬照做,將捷克式輕機槍放在桌面,穿上擺在旁邊的重型防彈衣,這套重型防彈衣里面添加了20毫米防彈插板,主要保護胸腹部位,基本可以免疫當前步槍全威力彈的直射。
穿好重型防彈衣,戴上5毫米高強度裝甲鋼防彈頭盔,背架再增加一個20公斤的彈藥箱,重新拿上捷克式輕機槍,此時此刻,身穿機械外骨骼的呂俊羽,經過稱重測量全身負重達到九十五公斤的恐怖水平。
什么是單兵負重天板
這就是!
牛迪牛逼。
余華望著負重九十五公斤的呂俊羽面色輕松,動作與之前相比沒有太多下滑,知曉這絕非他的極限,畢竟呂俊羽可是有習武底子的超級猛男,心中感慨。
“如果不是我全程參與,真的不敢相信世界上還有這種裝備,已經九十五公斤……”林婉看著正在做出一系列戰術動作的呂俊羽,感覺有些頭皮發麻,作為全程記錄并參與機械外骨骼測試的她,依舊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畫面。
誰能想象一個人負重九十五公斤活蹦亂跳的場面
不是肩挑九十五公斤,而是背著九十五公斤的武器裝備做戰術動作,盡管動作有些僵硬。
說出去別人根本不信,簡直天方夜譚。
“原理很簡單,只是以前沒人往這方面想而已。”余華雙手環抱于胸前,看著呂俊羽,面容意氣風發,帶著笑意,話音自得且謙虛。
喜歡嗎
當然。
余華很滿足自己利用最后這點閑暇時間搞出來的機械外骨骼,雖然它的軍事價值對八路軍而言遠不如105毫米榴彈炮實在,但這不重要。
機械外骨骼搭配八路軍戰士vs所謂武裝到牙齒的日軍單兵,余華很期待兩者會迸發出怎樣的火。
林婉看了一眼余華,詢問道:“還要繼續加負重嗎”
“不用了,畢竟個人極限沒有多大意義,像呂俊羽同志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但機械外骨骼對普通戰士的提升卻是巨大的,運輸彈藥,搬運傷員,急行軍奔襲,實用性非常高,平均負重水平達到40公斤—60公斤。”余華搖了搖頭,打出手勢,示意呂俊羽停下。
全副武裝背負九十五公斤的呂俊羽立即停下,連忙來到余華面前,高強度活動一輪下來,整個人依舊面色正常,呼吸略快。
余華微笑問道:“呂同志,加了負重之后感覺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