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原子能武器!
無源機械外骨骼的實用性已在后世得到證明,無論是青藏高原地區搬運彈藥,還是前線戰場運送傷員,全都有它的身影,這可是一套能把普通人變成核動力驢的神器,能夠極大程度提高部隊在山區的綜合戰斗力。
至于是否生產投入使用,這得由總部決定,畢竟一套機械外骨骼的造價可不便宜,現階段八路軍承受不起大規模列裝的巨量成本,最多小規模使用。
得到余華的安排,林婉點了點頭,隨之按照保密標準流程進行操作,封存第一代外骨骼設計圖紙和包含所有測試數據的試驗記錄本,而后裝入紙質檔案袋用封泥封好,接著打電話聯系軍工局保密科部門。
等了一會兒,待軍工局保密人員抵達機械加工車間之后,林婉將手里的紙質檔案袋交給對方:“密級定一級機密。”
“是!”兩名保密人員聞言面容嚴肅,接過紙質檔案袋迅速離去。
“呂同志,這里交給你,記得把裝備領回去,后勤部和警衛團部那邊我已經報備過。”待保密封存工作完成,余華朝著呂俊羽作出安排,看了看手表時間顯示下午四點,而后轉頭看向林婉:“瑾瑜,這里的事情基本忙完了,還有點時間,我們去兵工廠各個車間看看。”
不知不覺,沒想到又是兩天過去,趁著離開之前最后的時間,他想去看看如今兵工廠的生產情況。
林婉沒有意見,點頭道:“好。”
“是!”呂俊羽正聲回應。
拋下呂俊羽,余華二人離開機械加工車間,往兵工廠內部而去,很快,占地面積約兩千平米的定裝彈生產車間率先映入眼簾,車間內熱火朝天,布置數十條手工子彈生產線,數百名身穿軍裝的工人待在各自崗位,按照定裝彈標準工藝要求進行相應操作,大批量生產質量穩定可靠的7.92毫米子彈。
盡管手工定裝彈工藝遠不如專業的子彈生產設備,但相較于曾經落后且艱難的復裝彈工藝已經好過太多。
見到余華和林婉的身影出現,定裝彈車間主任張明小步快跑趕來,立正敬禮:“報告余主任,定裝彈車間正在執行兩班倒子彈生產任務,當前為白班組生產,應到292人,實到292人,請指示!”
兵工廠采用軍管制度,管理層和工人均是現役軍人,廠長為最高負責人,下設車間主任和生產小組,車間采取工段和班組管理結構,最大化提高生產效率。
“繼續生產,張主任,最近子彈日產量到多少了”余華舉手還禮,詢問道。
“目前手工子彈生產線已布置四十一條,昨日7.92毫米子彈產量為9200發,子彈合格率為93.58%,目前正在加緊提升工人技藝,爭取三個月內將單條產量提高到260發,子彈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主任張明如數家珍般給出一連串相應數據,匯報當前子彈生產的真實情況。
單條生產線產量和子彈合格率是兩個關鍵系數,兩者決定子彈的最終產量數據,每天生產的所有子彈必須經過嚴格質檢,唯有質量可靠的合格品才能運出車間,交付部隊。
當然,這些‘廢品’子彈并非就此報廢,它們會通過太行實業公司的渠道流通到外界軍火市場,換取極為豐厚的利潤。
“不錯,產量和質量兩手抓,這樣前線部隊用起來才放心。”余華點了點頭,對于張明給出的數據非常滿意,93.58%子彈合格率,已經超越當初制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