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別寒暄過后,余華和林婉攜帶行李雙雙登車,車門關上,別克汽車發動向前穩穩駛去,直奔延城正東方向。
此次行程并非走的延城——西安線路,這條線路山多路窄且未修繕,外加受到軍統高度關注,容易暴露余華的身份,行程線路采取的依舊是延城——馬頭關——臨汾,到了臨汾之后,乘坐火車南下直奔武漢,再轉長沙,時間約半個月,差不多能趕上長沙臨時大學開學典禮。
別克汽車不快不慢行駛于延城道路之中,余華坐在后排,雙眼望著窗外,看著飛速倒逝的延城,心中默默道別。
別了,延城。
別了,榆林。
別了,大窯洞。
別了,先生,教授……我所認識的所有人。
陜北一行三月有余,經歷很多,接觸很多,收獲很多。
這里很好,但不是終點。
下一站,長沙,準備公派留學!
出了延城,別克汽車駛上平坦筆直的新延馬公路,行駛約莫兩公里后抵達延城公路檢查站,位于檢查站待命的紅星拖拉機護送隊立即跟上,一同通過檢查站,直奔馬頭關。
整支護送隊共四輛紅星拖拉機組成,每臺拖拉機配備捷克式輕機槍+七名荷槍實彈的八路軍戰士,并且攜帶4門60毫米迫擊炮,共計一個排的兵力,隊伍指揮官則是擔任連級摩托化部隊軍事主官的梁興初。
如此強悍的護送力量,只為最大程度確保余華的安全。
整支車隊向著東方平穩前進。
前方,朝陽初升,光芒萬丈。
……
大窯洞。
“走了嗎”
“拂曉時分走的,讓梁興初全程護送至臨汾火車站,火車上還安排了我們的特科同志,直至抵達武漢。”
“伍毫,你看看這封信吧。”
“原子彈,一種基于原子能鏈式反應而產生的超級武器,其釋放的總能量是化學能炸彈的數百萬倍……這不是英國科幻小說作家威爾斯在《世界解放》之中描述的原子彈嗎真的有可能實現!”
“余華此次赴美留學便是為了深入研究這種超級武器,假如未來有一天這種超級武器真的誕生了,甚至在余華手中誕生了,那么將是改寫人類歷史的一天,對世界格局和中華局勢都有著翻天覆地的影響,這種超級武器掌握在敵人手中是很可怕的,我們必須擁有這種對等的超級武器……”
“信上說如果有一天他徹底回不來了,務必讓我們去找華羅庚教授,他將會通過一種特殊方式傳遞情報。”
一束朝陽光輝透過窗戶,照進窯洞內,落在先生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