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掩護,逐步推進,作為西北軍之精銳,第二十七師的士兵戰術素養基本不亞于中央軍,很快,兩個班的兵力清掃完所有角落,全面占據第二路口。
占據關城第二路口,便等同于占領整個關城。
舊關日軍大勢已去。
159團一營部隊以第二路口為中心,向左右移動,猶如一把鋒利的尖刀般直捅關城內日軍殘余部隊的腰子,配合二營和三營形成夾擊之勢。
與此同時,核桃園防線戰斗進入尾聲,隸屬二十七師的81旅兩個團一左一右,猛攻核桃園日軍最后一道防線。
“日軍兵力富集區,3發急促射。”
“日軍機槍陣地,2門,2發急促射。”
“日軍步兵炮陣地,2門,2發急促射。”
“日軍重機槍陣地,2門,2發急促射。”
舊關陣地東南制高點,待在前沿觀察哨內的肖越,就仿佛是一個冰冷無情的機器,不斷獲取舊關和核桃園兩個陣地的態勢信息,一次次計算精確坐標和射擊諸元,為友軍部隊送上最為及時的炮火支援。
這就是大炮的藝術。
既可營造恢弘震撼的齊射場面,亦可如手術刀般精確打擊敵人的戰場節點,癱瘓敵方攻勢。
友軍部隊會不會步炮協同作戰,這并不重要,只要他計算沒問題就行。
當然,即便計算出了問題,那也只能說一聲抱歉,算友軍部隊倒霉。
兩個小時之后,伴隨著最后一聲槍聲響起,歷時六天之久的舊關爭奪戰落下帷幕。
80旅成功奪回舊關,所有參加進攻舊關陣地的部隊發出歡呼聲。
贏了!
歷時六天,終于贏了!
“向團部報告,舊關地區戰斗全面結束,友軍部隊成功拿下舊關及核桃園防線。”炮兵觀察員肖越透過望遠鏡獲取舊關及核桃園一線的戰況,迅速評估戰場信息,向身旁的通信員說道。
通信員滿臉振奮,迅速聯系后方的團部總臺。
與此同時,舊關大捷的消息,以每秒三十萬公里的速度飛向遠方。
……
“司令長官,大捷,大捷啊,二十七師全殲日軍77聯隊,據初步統計,舊關一戰擊斃日軍77聯隊2800多人,如果算上關溝伏擊戰和日軍聯合炮兵部隊的戰果,此次舊關一戰擊斃日軍近四千二百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