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進一步說,為在場諸位的榮華富貴,奠定了堅實基礎。
“主公,昨夜一戰,斬敵二十萬,俘虜五十萬……攻破城外大虞軍營,俘獲戰馬……糧草……我軍傷亡極小……”
“很好!”
方銳神色淡然,聽完此番匯報,這時,放下手中草莖編織著的東西,起身而立:“昨夜之勝,全賴各位,群臣用心,將士用命,焉能不勝乎?”
對昨夜一戰的后續結果,他并不感到意外,在應無極帶著永定帝倉皇北顧之時,大勝已成定局。
“我等為主公賀!”
文武群臣齊齊拜下。
昨夜之勝,讓南虞上下歡欣鼓舞,將士低落的士氣找回,文臣對南虞重拾信心,他們此時對方銳的態度已堪稱狂熱,奉若神明。
“好了。”
方銳雙手下壓,示意眾人安靜:“此戰既勝,還有手尾須得處理。首在穩定人心,賞賜土地要落實下去,一如既往,在此點上動手腳者殺無赦,荀首輔你盯著此事。”
要求手下絕對廉潔,那不可能,他也非苛刻之人,可什么可以拿,什么不可以拿,這要定下一條紅線。
“諾!”閣臣首輔荀柏拜下。
“還有,滿城‘地荊棘’,我稍后會約束下令,不會使其傷人,可讓百姓安心……”
這些‘地荊棘’難以較長距離移動,遠比不上劫妖的機動性,不過利用剩余價值防御守城,足可當數十萬精兵,確保都城建業固若金湯。
“關將軍,后續收復失地,擴大戰果,這種戰場上的事情,不用我教,你自行斟酌……只是謹記一點,穩字當頭,量力而行。”
“是!”關治出列抱拳。
各般事情,一一吩咐下去。
“若無事,都退下吧!”
方銳擺擺手。
文武群臣正待離開。
這時,閣臣許寧出列:“還請主公登基稱帝。”
李昱叛逃大虞,是為罪臣……不,罪帝,南虞文武扶其女兒李繯為帝,只不過是因為李昱無子,一時又無更適合人選,不得已而為之的下下之策。
此世,可從無女子為帝者。
而最有資格,最有能力取代李繯稱帝者,自然非方銳莫屬。
此時,許寧首先提出,就是要搶占擁立之功。
‘功大莫過于從龍、擁立,若主公登基,借此,我或可取荀柏而代之,為內閣首輔!’
許寧暗忖著,瞥了荀柏一眼。
‘許寧此人,貪財逢迎,小人也!’
荀柏心中哂然,動作卻是不慢:“請主公登基稱帝。”
“請主公登基稱帝。”
其余文武表情各異,或是遺憾勸進之事被許寧搶先一步,或是高興方銳終于要走到臺前,或是思索此事后續影響,紛紛跟著拜下。
“登基稱帝?!”
方銳看向下方文武群臣,這些人的勾心斗角,盡數收入眼底一覽無余。
雖然這些人皆是投效于他,各般軟硬手段確保忠誠,但彼此之間,卻也因為理念、出身、利益等因素,劃分派系,絕非一團和氣。
只不過,他也不在乎就是了。
以方銳之能,他自信,只要自己在的一天,這些人就不敢炸刺,只能乖乖自身貢獻力量。
換句話說:任他權臣奸相、驕兵悍將,我自一力馭之!
‘登基此事,我只要向趙某人學習,假惺惺推讓一番,就能輕而易舉龍袍加身,帝位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