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琛嘆息了聲,問道:“李兄,我聽說,科考考題幾次被打回,這是怎么回事?”
“此事倒也簡單,不過是朝中閣臣,想要出關于的名教典籍題目,可女帝似有不同想法,故而幾次打回。”
李世文哂笑一聲:“不過,女帝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并未再要求修改試題,考試名教典籍已成定局。”
“除非那位太上親自干涉,不然……哈哈!”
他開著玩笑,不過顯然不認為會發生這種可能,因為方銳早已不理朝中政事,怎會為了這點小事出手?
“太上啊!”
姜琛想起那日所見方銳風采,不由微微失神。
“考試名教典籍?!”
王充聽聞這話,卻是面露苦色:“我自幼家貧,只能跟著叔叔學習數術之道,名教典籍卻是少讀。苦也,這可如何是好?”
“我家中倒是典籍不少,只是,進京趕考,也未曾多帶。”
“無妨,我借予王兄一些便是。”李世文笑道。
此時,已將近科考之日,臨時抱佛腳,也不怕幫助對方增加競爭,不過是賣一個順水人情。
……
建業城中,類似于此,談論科考的考生不在少數。
或不安、或忐忑、或慶幸……他們心情不一,做著自己的準備。
這是此世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科考,他們見證歷史的同時,也在參與歷史,書寫歷史。
在各般人不同的心情中,科考之日,終于到來了。
……
三月初一。
姜琛與王充、李世文二人一道,來到考場。
這日,天氣晴明,惠風和暢,陽光之下,修建的考場閃著金光,錯落連綿。
此時,不少人已經到來,人流排成了長龍,驗證身份后,依次進入。
值得一提的是,不需要人工搜身,這個世界自有法術,一道金光一閃,就過去了。
當然,其中不乏妄圖弄虛作假,耍弄一些小手段的人,可在方銳親手布置的法術下,皆是被抓出,剝奪考試資格。
“走吧,王兄、李兄,咱們進去。”
“預祝兩位兄臺金榜題名!”
“哈哈,同祝!”
三人先后通過檢測,進入考場,被帶到不同考房。
“朱八一,地字三十六號!”
“曾阪,地字七十二號!”
……
“姜琛,人字一百二十三號!”
姜琛被引著進入一間考房。
咔嚓!
進入之后,外面大鎖落下。
“靠近茅廁啊,這運氣……”
姜琛搖頭苦笑。
所幸,他心理素質不錯,深呼吸后,調整心境,靜心等待。
不多時后。
窗口處,傳入試卷。
‘來了!’
姜琛攤開試卷,先是掃視上面題目,這一看之下,縱使以他的見多識廣,早有心理準備,也是呆了下。
一、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中)
不是,誰能告訴他,選擇題是什么?
姜琛繼續看去。
1、黑薯成熟月份在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