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的財產自然充公,正好搞基礎建設要錢,季陽分了兩億兩白銀到工部和農部,讓他們抓緊建設中原的工程和農業。剩余的銀兩搞投資,發放軍餉,用的地方多了去。
季陽宣布銀兩的使用方法后,前一刻工部還為李家,何光貴叫屈,下一刻樂的嘴都要咧開了。歷代皇朝,國庫最多不到一億兩白銀,大多時候的稅收都在五千萬兩左右。這一次抄家,就給朝廷拿到了三億多兩白銀,真是可喜可賀啊。
“另外朕再宣布一件事情,從今天開始,農部尚書列為正二品,并列為七部。”季陽一句話,就把董舞這個歷史以來少有的女官,提拔到了決策級別。
眾人都知道董舞是季陽的人,剛剛分了上億兩白銀,沒人來找季陽的麻煩,都默認了這個驚人之舉。
辰央在心里安慰自己,唐朝連武則天都出了,再出個女官算什么。只是六部變成七部,這朝廷局勢便復雜了許多,看季陽的樣子對農部很重視,分了一億兩白銀。
誰也不敢說農部不重要,重農輕商一直都是國策,公認的。即便如今工商興盛,季陽也沒有明著提高工商的地位,戶籍依舊是士農更尊貴一些。
“戶部尚書何光貴不幸殉職,得上任一個新的戶部尚書,誰有舉薦。”季陽問道。
“啟稟皇上,臣舉薦戶部侍郎項勇南。”辰央回道。
其他大臣都沒有異議,項勇南在戶部做了十年,經驗豐富,而且為人較為正直,順理成章地升任為新的戶部尚書。
“古往今來,都只有文學教育,卻沒有武學書院。朝廷不重視武學,被民間門派把持,朕覺得應該在兵部增添一個武學院,專門負責門派改制和武學教育事宜。”季陽又道。
“皇上圣明!”兵部尚書曾宗成天靈蓋一抖,馬上跪下來大呼圣明。
武學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門派改制為書院后,現在就有三萬多個大小武院,更別提將來還要推行武學教育。這是一筆多么大的政績,多么大的資源,曾宗成聽著心花怒放。
季陽當皇帝這么久,曾宗成從來沒有覺得他這么圣明過,感覺季陽背后都有一圈光輝了。
“皇上,臣以為不可,教化育人向來都是我禮部的職責,如何能交給兵部。兵部不僅握有軍權,還可以培育武將,將來軍隊豈不成了兵部的一言堂。”禮部尚書急眼了,不顧同僚情誼站出來沉痛要害。
在古代,教育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掌握了教育權利等于掌握了半個天下。那些書生僅憑一張嘴都可以影響國策,而武者可就不是用嘴說了,人家直接動刀子。
武學院,很難想象整個軍隊軍官都是某些人的弟子,那種情形太可怕了。
要不是季陽改制門派,提出武學教育,大家都不想提這件事情。
“臣也以為不妥,軍國大事,教育大權,不可集中在一人之手。”辰央也站出來反對。
“臣附議。”眾多官員紛紛反對。
曾宗成差點氣死,兵部好不容易要擴張了,結果所有人都反對。
被大家反對,曾宗成氣憤的同時也冷靜下來了,武學這個西瓜固然甜,這些人又豈會給他一個人吃,恐怕皇上也不過是說說而已。
“武學教育一定要有人管制,交給禮部也不妥,你們有什么建議。”季陽的確是隨便說說,目的只是拋出這個話題。
“皇上,臣以為武學關乎軍國大事,最好慎重行事。”辰央說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