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見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三人不約而同跪下行禮,蕭易暖還好一點,兩個助手緊張地有點抖。
“不必多禮,我早就取消了君民跪拜禮儀,你們不知道嗎。”季陽擺擺手,天天看別人跪拜挺煩心的,主要是動作太復雜,浪費時間。
“您是圣武大帝,我等豈能不行大禮。”蕭易暖道。
“你知道嗎,一個人跪多了很難站起來,一個站不直的人,你指望他能做出什么成就來。我不希望太昊皇朝的百姓習慣卑躬屈膝,尊敬放在心里就好了。”季陽說道。
“快,寫下來。”蕭易暖聽到這句話,頓時精神一震,叫旁邊的助手記錄。隨后蕭易暖整整禮儀,恭敬地看向季陽:“皇上,禮儀豈可輕言取消,若是不行跪禮,我們見了您應該如何行禮呢?”
“文人武人之禮都可以,朝廷文武大臣,便是這樣行禮的。”季陽說道。
“若不是文人也不是武人,只是一個尋常小民該如何?”蕭易暖問道。
“擇其一,或者鞠躬。”季陽說道。
蕭易暖心里點頭,鞠躬當然比跪拜方便得多,而且不失敬意。
“今天我跟百姓講話,就不說文人之詞了,我說的直爽一些。根據星宿書院氣象研究院的測算,今年的冬天來得更早更冷,而且可能會持續多年,所以我們要做好長期抗災的準備。”季陽說道。
“這個消息我們已經聽說了,不知為何天象突變?”蕭易暖問出一個大家都很想知道的問題。
“星宿書院還沒有研究清楚,不過我希望大家往好的方面想。或許是上蒼看我們砍了這么多樹,獵捕了這么多魚獸,開墾了這么多地,想讓大地休養生息。華夏民族幾千年歷史,種地的都知道,地也是要休息的。”季陽說道。
“瑞雪兆豐年,您的意思是說,這次白災不僅沒有壞處,反而會讓中原大地得到修養。”蕭易暖眼睛一亮,季陽這個解釋別出心裁,跟民間傳言的什么天怒人怨完全不一樣。
“是好是壞,關鍵看咱們怎么做。若是一味地抱怨天災,挨餓等死,那肯定是災難。可若是我們眾志成城,積極籌備,只要渡過了這一次災難。我可以肯定,陽春融雪之時,大地必然煥發出更加磅礴的生機。”季陽說道。
“大難不死,必有后福。”蕭易暖道。
“可以這么說,此次天象異變是一次災難,也是一次機遇。我希望大家在抗災的同時,把握住機遇,千萬不要浪費了上蒼的好意。”季陽笑著道。
面對數千年大災難,還能從容的談笑風生,此等氣度令蕭易暖三人不禁為之傾倒,這就是他們的皇帝,比以前那些一有災難就叫苦喊罪的皇帝高明不知多少倍。
“我看到了數千年之大災難,不知機遇又在哪里?”蕭易暖好奇道。
“到處都是機遇,這次災難并非針對我太昊皇朝,整個天下所有國家都將面臨。其他國家并沒有像我們一樣籌備抗災,他們缺乏糧食,缺乏棉衣,缺乏燃料,這些東西一定能在他國賣個好價錢。”季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