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訓國道:“娘,我過來看看,沒啥事。”
“哦,大姐在家呢?”劉崔氏問。
劉訓國道:“沒有,去城里了。”
劉崔氏一愣,“干啥去了?”
實際上劉訓國的家和劉崔氏距離不過百米,但劉崔氏和崔大姐之間始終有一層隔閡,這種婆媳關系是陳年累積下來的,沒什么事,誰也不看誰。
至少有一兩個月,兩個人沒見過面了。
劉訓國道:“成國的媳婦生了,她去伺候岳華月子。”
劉崔氏大喜,“生了?男孩女孩啊?”
“男孩。”
“哎喲,真好啊,你咋現在才跟我說哩?真是的,收拾東西,我也過去。”劉崔氏心情激動的說,“我早就準備好了,大紅布,柴雞蛋,紅糖……”
說著年邁的劉崔氏走進房間,從里面拿出幾個笆斗,里面放著滿滿當當的東西,“我算著日子也快到了。”
劉訓國看著這些東西,臉上火辣辣的,心里稍稍有些難受,崔大姐生孩子的時候,劉崔氏何時準備的這么齊全過?
生第一個的時候,劉訓國小,只有十幾歲,一點也不懂,后來慢慢明白,女人得伺候月子,得喝紅糖水吃雞蛋。
每當到想起這個事,他就覺得自己虧欠崔大姐。
“娘,別準備了,大姐一個人去就行了,您年紀大了,回頭送中米的時候才去吧。”
“那不行,我得去。”劉崔氏說,“崔大姐萬一伺候不好呢?落下病根了怎么辦呢?”
一聽這個,劉訓國的心又是一酸,你二兒媳婦月子伺候不好不行,那老大呢?崔大姐的月子你伺候過幾回啊?
偏心啊,真是偏心。
劉訓國有些待不下去了,不過他又是個十分孝順的人,“娘啊,您就別去了,成國專門讓我給您說了,不讓您過去,等送中米的時候再去,到時候你要愿意就在他家住幾天。”
“這呀,哎,那行吧。”劉崔氏嘆息一聲,“苦了我的成國了。”
劉訓國轉過身朝外走去,心里酸酸的,成國再苦,有我苦嗎?十幾歲就當爹,帶著一家人過生活了……
重新來到劉四爺的門市部,劉四爺用紅紙包了一百塊錢,“訓國,回頭這個錢,你給他。”
一百塊錢著實不算多,劉訓國還給二百呢。
“成國呀,不差錢了,我給一百,給兩百,三百,都一樣,意思到了就行,倒是……你。”劉四爺摘下花鏡看著劉訓國,“三個兒子都沒成家,有你辛苦的哩。”
劉四爺的意思也很明顯,我幫劉成國多少都行,但是我得留點錢多幫助你,減輕你的負擔。
劉訓國何嘗聽不出來,激動的眼珠子都快紅了,母親偏心偏到大西北去了,只有父親是明眼人,知道誰最需要幫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