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冬來,劉三峰幾乎每天開著三輪車去趕集,進財走了,只有年齡稍小兩歲的東生依舊跟著劉三峰。
劉三峰每次都給他十幾塊錢,能零花,也可補貼家用。
進財雖然沒說去城里干什么,但劉三峰知道,他一定是去了古玩街,那些青花瓷罐子、玉石書畫是進財的最愛。
平常去城里,路過古玩街的時候,大冬天凍的鼻涕橫流,進財也能蹲在那里看上一天。
89年的冬天來的比較早,氣溫驟降,劉三峰依舊圍著那條已經有些破爛的圍脖,這是趙曉田給他織的,已經有兩三年了,經過多次清洗之后,圍脖已經嚴重變形,也沒有那么保暖了。
但這圍脖幾乎成了劉三峰冬天的必要裝備,他可以不帶帽子,不戴手套,唯獨不能缺乏這條圍脖。
他已經有一個月沒去找過趙曉田了,趙曉田升入高三了,還有半年多就參加高考,這一段時間來,她的學習尤其的緊張。
兩個人之間的書信也沒有以前那么密集了,在信中,趙曉田提到最多的就是學習,她在歷史和數學科目上有欠缺。
趙瑞之主任為了她還請了雷澤最好的教師補課,她的課余時間都被利用上了,給劉三峰寫信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除此之外,趙曉田還說了很多,她對未來大學的向往,她的成績不錯,正常發揮,絕對能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
她說她最想去的是復旦,其次是浙大,因為她不喜歡北方的寒冷,她想去南方看看。
劉三峰忽然發現,他和趙曉田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了,趙曉田信件上的字跡越來越漂亮,越來越成熟穩重大方。
劉三峰寫的字還是歪歪扭扭,又丑又難看,而且他根本不知道趙曉田口中的復旦和浙大是什么,在什么地方。
他只知道,那應該是兩個很遠的城市,趙曉田就好像一個風箏,在雷澤的時候,劉三峰還能用書信當真繩線牽引著她。
但是眼看著風箏越飛越高,劉三峰感覺自己手中的線不能在保護她了,而且……還成為了她的羈絆。
這讓他變的極其的苦惱和悲傷,但偏偏他又不舍得放棄這段感情,最關鍵的是,趙曉田沒有放棄他。
在心中,趙曉田提出了這個距離的問題,她說了,她要去念大學,四年之后,就畢業了,到時候她要回到雷澤,和劉三峰好好的談一場戀愛。
她也希望劉三峰能夠努力,完成心中的目標和夢想。
隨著在社會上的摸爬滾打,劉三峰越發的覺得,夢想這兩個字,是那么的遙遠,他心中充滿了復雜的想法。
不過有一點,他是明確的,趙曉田在不斷的進步,這是好事,應該全力支持。同時,他也要抓緊時間,加快步伐,不能太過于落后。
在文化水平上,他已經有了差距,只能從其他方面來彌補。
為此,劉三峰更加瘋狂的趕集,只要能賺錢,他幾乎什么都肯干,在這樣的一個冬天,他省吃儉用,終于再次攢夠了五千塊,買三輪車花去的錢,算是掙回來了。
五千塊不少了,劉三峰算著,如果現在蓋房子,能夠將房子蓋個七七八八,不過要想蓋的好一些,還是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