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左右還不高?”劉天峰吃驚的說,“多高算高啊。”
“廠子這么大,幾十個工人,掙不到錢怎么能行呢?”
“除了皮棉,還有棉籽呢?這多少錢?”劉天峰道。
“這個價格不高,一噸也就一千三四吧,不過這東西量大,一百斤籽棉能出六十斤棉籽,棉籽的錢算是純賺的。”
“三十噸皮棉至少出五十噸的棉籽,一噸一千多,那也好幾萬呢。”劉天峰咋舌,天啊,真是沒法比了,三兒現在的生意跟拾錢差不多。
……
辦公室內,區招商辦和商務局,棉花公司的領導,以及慕尚商貿公司的ceo趙曉田,在金河鄉張廣德書記的陪同下來到劉三峰的棉廠考察。
劉三峰的棉廠在整個雷澤屬于民營第一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來看,除了三大棉廠,就剩下劉三峰的廠子最大了。
不過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十幾家民營企業開始申請手續,注冊棉花公司或者工廠。
今天區里領導來視察工作,劉三峰提前一天已經接到了通知,身為企業負責人,形象很重要。
他專門去狗剩子那里理了發,刮干凈了胡子,換上了嶄新的白色襯衣,黑色修身西裝,頭發上還打了不少的頭油。
三十歲以后,相由心生,劉三峰的模樣和以前已經有了些許改變,給人成熟穩重的感覺,那一雙眼睛時刻散發出狼一樣的光芒,充滿了斗爭和激情。
劉三峰沒想到,區里來的人除了工商和棉花公司,還有高陽和趙曉田也來了,尤其是趙曉田,她的出現,讓劉三峰稍稍有些亂了陣腳。
站在一大幫男人當中,趙曉田鶴立雞群,那一抹脫俗的氣質,任何人看見她,都忍不住多看兩眼。
幾個人從辦公室出來,朝倉庫和場區走去,區電視臺還專門跟著記者采訪,場面看上去很是隆重。
一幫人往前走著,高陽望著廠區忍不住嘆道:“金河的變化還是很大的,當年我和三峰,曉田可都是金河中學的學生,我就住在隔壁的家屬院,這里原先是罐頭廠,我可是經常光顧啊。”
“呵呵呵,這讓我沒想到,高主任和劉總還是同學。”張書記笑著看向劉三峰。
高陽說笑道:“那可不,現在看來啊,三峰從小就彰顯出了經商潛質,他學習不好,十幾歲出門歷練,這是我們這些人做不到的。”
當著攝像機鏡頭,劉三峰謙虛的道:“我不過是起步早了一些,運氣好而已,有貴人相助!還有國家和黨的政策好,市場開放了,要不然也沒有現在的劉三峰。另外,還要感謝張書記已經鄉里對我的大力支持,沒有你們做后盾,我是寸步難行啊。”
“哈哈哈。”張書記等人開懷大笑。
高陽也微微一笑,心中沒想到,這些年的歷練,讓當年那個一言不合就出手的大拇指,也變的油嘴滑舌起來,情商也不低嘛。
一圈人圍繞著廠區轉悠了一圈,然后重新回到辦公室,劉三峰讓工人推來一個棉花包個,拿起鉗子將外面的一圈鐵條剪斷,從里面拽出大把的棉絨,“這就是咱們雷澤本地的棉花,棉絨細長,質地非常柔軟,表明還很光滑,大家看看,多么的潔白!”
“這是一級棉吧?”趙曉田很感興趣的走了過去。
劉三峰點頭,“沒錯,為了拔高品質,目前我的棉廠只收購一級棉,這種棉花能制作最高檔次的服裝!”</p>